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形势、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栋栋

  摘要:劳动力就业趋动,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金量”正在迅速提高,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我國经济社会建设中就业形势已出现了良好的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促使中等职教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市场发展日益繁荣。中等职教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发展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培训认识、规范培训市场、狠抓质量管理、优化就业机制。
  关键词: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形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C-0049-03
  一、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形势分析
  在市场经济日新月异发展过程中,我国中等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呈现出如下流动趋势:(1)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2)专业技术疏散型区域向专业技术密集型区域流动。(3)思想观念封闭型、落后型区域向思想观念开放型、先进型区域流动。(4)人文背景落后的区域向人文背景先进的区域流动。(5)传统的手工技术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向现代科学技术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流动。以上就业趋势,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金量”正在迅速提高,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流动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就业形势已出现了良好的态势。这样的发展态势促使中等职教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市场发展日益繁荣。
  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作为中等职教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早已有之,但在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社会经济国际化、联动化,甚至一体化发展,给我国传统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使我国传统经济(国有的、集体的、私有的)必须全方位地进行创新,迅速提高技术含量,迅速打造质量品牌。这种技术创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给我国的就业市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走向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必须是有一技之长的高质量人才或者是技术能手。这种形势逼使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就业劳动力取向原则,冲出那种选择劳动力局限于人的体力、简单技术和人事关系的就业窠臼,返归技术劳动本质。
  但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早期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客观情况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又较长时间处于生源不足、就业质量不高的状态,与社会经济领域始终没有形成“育人”和“用人”特别有效的结合机制,难以形成无缝对接、合力共融的校企联合办学体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等专业技术劳动力的共识。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作为新时代发展特色内容之一就是专业技术培训教育迅猛“扩张”。由于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给经济领域的专业技术岗位及时足量地输入适用劳动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它得到了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各级财政当中就有专项资金)。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几乎与学历教育并驾齐驱。
  二、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列车正飞速驰骋,这必将导致原来的低技能重劳力的工人无法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迫在眉睫。这种迫切的需求一时之间无法从学历教育得到满足,只能求助于社会培训,以期中等职教专业技术培训教育能提供“速成”人才。但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职专业技术培训在这种不平衡、甚至急切的市场需求催动下,逐渐显露出如下一些问题,如不及时化解,势必影响中等职教的顺利发展。
  (一)主管部门“宽审批、无监督”
  对培训机构的资格审批,一般是由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的。但上文提到,因市场需求的迫切,导致培训机构林立,教育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培训机构由个人兴办,不具备合格的办学资质。本来资格审批部门应该坚持原则,把好质量关,然而有的审批部门抱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幻想,觉得社会培训兴旺是好事,全然忘了有秩序、有质量才是社会培训的立身之本,从而大开方便之门,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没有对眼花缭乱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倒是窃喜“辖下繁荣形势一片大好”。后续又没有一套严密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造成了不少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却缺乏培训能力,无法培训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技人才,不仅危害了学生利益,浪费了社会资源,也侵占了正规的中职专业技术的发展空间。而弱技能、无技能的“本本族”参加就业则危害了企业利益,败坏了地方名声,得不偿失。
  (二)社会培训“高盈利、销路俏”
  正规的社会培训当然是有益于社会的,这里姑且不提。但上文提到,社会经济催生出的一些社会培训中的“早产儿”“畸形儿”,先天条件不足,又一味追求“高盈利”,显得居心叵测。他们往往高举“高薪就业,三月速成”的旗帜,网罗社会青年,进门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培训费,再匆匆开几天草台班子课,甚至很多技术培训仅有数堂理论课,手工实操一次也无(无机器、无场地,只得如此)。然后再将培训学生交给中介机构或企业。从中转手,又是一笔费用,完全向“钱”看齐。学生几经易手,没有学到任何技能,钱出了不少,待被推进市场,进入企业,根本无法担任技术工种,学生、企业利益两头受损,只养活了这些培训机构而已。
  (三)中职学校“多应付、重形象”
  中职学校的社会培训应当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即培养地方经济所急需的专技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地方政府推进民生工程贡献力量,缓解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人员就业困难等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些中职学校的社会培训工作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也一味求速,以社会培训机构的目的与追求作为衡量自己的标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忽视了自身的培训师资优势,浪费了地方政府大力投资的设备优势,也逐渐走向了“庸俗化”“形式化”,沦为“形象工程”。仅有漂亮的“面子”,没有实质的“里子”,应付了领导的检查,却没有抓住机遇真正让自己的社会培训工作发展壮大起来,实在错失良机。   (四)就业领域“通关系、讲人情”
  培训最终为了就业,将培训学员推向市场,经受市场的检验。市场经济规律推导出“高质优先”的就业定律。高技术水平应该是就业的“通行证”,而高技术水平又是建立在高质量培训的基础上。那么,那些低质培训机构又如何生存呢?他们往往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自身谋出路。社会上的一些培训已经出现了质量危机,他们不是把发展之道放在培训质量的打造上,而是到处去“通关系、讲人情”,而应“市场需求”滋生出的一些中介机构为谋求共同利益,也开始为那些低质培训机构“出谋划策”,与企业的人事部门建立利益关系,借此打通就业之路。
  (五)学历教育“受干扰、毁声誉”
  获得培训资质的中职学校往往在认识上有偏差:一是为获得政府培训经费,用于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本意其实无可厚非,都是为了学校的整体提升。但一旦与社会不良培训机构同流合污,不讲培训质量,反而协助学员获得“假”证书,使其蒙混过关,没有获得专业技术就输向就业市场。二是将面临毕业,正在参与实习的在校生直接拉入培训阵地,让他们直接参与培训,然后推向市场,以便减少培训成本。这两种做法都是“舍本逐末”。一旦这样做了,不仅违背了学校提升发展的本意,也扰乱了学历教育的正常秩序。同时,学校面临的社会风险是巨大的,拿整个学校的社会公信力作赌注,必定有赔无赚。
  三、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发展对策
  (一)要提高培训认识
  中等职校与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对培训工作在认识上要保持高度统一。上述混乱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就连培训的名称都显得杂乱无章,出现了“职业培训”“技术培训”“劳动力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培训”“技术等级培训”,以及各种专业类型的培训,如“计算机应用培训”“厨师培训”“电焊工培训”“缝纫工培训”“保安人员培训”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实际上,不管什么培训,它都是一种教育形式,都应该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培训也好,私人培训或者社会培训也好,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实施职业教育的内容。因此,我们应该从宏观的角度以大职教的框架来涵盖各种培训,培训名称应该统一命名为“专业技术培训教育”,至多在前面冠以专业名称,比如“计算机专业技术培训教育”。
  (二)要规范培训市场
  当务之急是实现中等职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的有机联合,实现校内外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的优势互补。联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培训也不例外。单枪匹马,各自为阵,容易造成培训机构之间的非正当竞争,造成培训优势的相互抵耗,不利于大职教的和谐互动、整体提高与共同发展。要保证中等职校在联合中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中等职校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审批部门要建立起定期督查制度,加大監督力度,以保证社会培训机构主动积极地吸纳职校智力资源(师资、课程、文化等)和设备优势,提升自己培训品位。中等职校在举办专业技术培训教育过程中,也要主动学习社会培训机构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合理的办学思路,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增强服务意识,发扬奉献精神。
  (三)要狠抓质量管理
  质量是生命,没有高质量,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就不能顺利发展。客观地讲,我国现有的中等专业技术培训大多存在质量危机。所培训出来的学员,名义上“结业”了、“合格”了,但许多人实际上并没有扎实地掌握专业技术要领,没有形成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他们在后续的工作岗位上,发展后劲不大,发展空间狭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中等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的进一步“扩张”和“上扬”。教育部门应严格加强培训学员的考核管理,彻底改变目前由培训机构直接发“合格证书”、学员只要参加培训都能领到“合格证书”的现状,实行统一考核,统一颁证。劳动保障部门要在专业技术等级考核中严格把关,保证所发的“技术等级证”与学员真正的技术能力层次相吻合。
  (四)要优化就业机制
  职教必须与就业挂起钩来,培训更是这样,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就业机制不合理,培训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建立起“按质量选择人才,按质量定夺岗位,高质量优先上岗,高质量能上好岗”的用人机制,保证人才质量的高低与职业岗位技术等级的高低相吻合。工商部门、技术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加大打假力度。行业协会组织要建立健全企业用人“能力优先”机制,增强对企业的约束力。劳动部门对劳务市场要加强统一管理,建立起培训、就业的良好秩序,以保证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先行”就业。
  责任编辑:章跃一
  Technical Training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Dongdong
  (Jiangsu Si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ihong 2239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trend of employment of labor force reflects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t reveal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flow under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reflects the good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his development trend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education marke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education must 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raising training awareness, standardizing training market,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quality management and optimizing employ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education;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5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