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助生活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林增

  摘 要: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文从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知识理解、难点分解、解决问题、综合实践这五个方面,对联系生活,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嫁接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教学的效益并对其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践;联系
  一、 引言
  我们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就是说,数学课堂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他们熟悉的生活资源为载体,构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教有用的数学,教生活中的数学,培养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感悟知识,形成技能,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 紧扣生活,变课堂为情境,导入新课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创设熟悉生活情境的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如《认识人民币》教学:爷爷的生日,娟娟想给爷爷买生日礼物。问:小朋友们!买东西要用到……(钱)。我们生活中用的钱,在数学中有另一个名字?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接着,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时使用钱的例子,认识到钱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生活即教育,还可借此机会渗透尊敬长辈,勤俭节约思想。又《循环小数》教学,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每周变化总是周一到周日不断重复出现后,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相似现象。如:一月至十二月,昼夜交替,四季轮换,太阳东升西落……在学生对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描述中,感知“循环”的本质就是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变感性认识为理性知识。
  紧扣生活实际的导入,通过学生的说,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现有水平,把脉知识的生长点,切入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不仅可以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是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
  三、 利用生活,变无形为有形,理解知识
  华罗庚先生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实际操作,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用活动代替讲解,变“被动学”为“主动探”,多感官协同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最终感悟所学知识。
  如教授《7的组成》一课时,可设计投乒乓球游戏,每投完7个乒乓球为一个完整过程。通过不同学生投掷,记录每投完7个球后篮内、外的乒乓球数。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乒乓球数分为篮内和篮外的,渗透加、减法的意义,最终感知7的组成各种形式的内在意义。
  又如教学《克与千克》时,可以让学生把爱吃的食品或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让他们猜一猜,掂一掂,再自己动手称一称,看一看,感受质量单位,大小,感受1克和1千克各有多重,最后说一说对1克和1千克感觉。
  再有《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播放一分钟的音乐,看一分钟的书,写一分钟的字,说一分钟的话,做一分钟作业……一分钟游戏形式。把常用的、熟悉的当作介体,通过他们自身参与,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用实在有形的活动介质帮助他们建立对分钟的最直觀感受。
  像这样,借助日常生活中各种生活资源或事例,通过学生的手、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无形知识”为“有形事例”,变“看不见”为“看得见”,变抽象为具体,给知识一个载体,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在。促使学生主动发现、思考生活中蕴含的知识,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逐渐产生对数学亲近感,感受到数学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四、 借助生活,化枯燥为兴趣,分解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结合教材实际,联系生活,借助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帮助建立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变“有声”为“无声”,往往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使问题迎刃而解。
  如《年、月、日》的教学,理解月历是教学难点之一。人教教材正好排在五月份学习。于是就有了:同学们,这是我们这个月的月历。请在月历上圈出今天和“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日子?你能从月历上看出今天和“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星期几吗?然后问:这个月最后一天是几日,星期几?又问:5月31日过完后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生:6月1日,星期×)。你们最喜欢的儿童节,在哪里?怎么在这月历上找不到呢?怎么回事?难道我们今年不能过儿童节了吗?它究竟躲哪里去了?这一教学环节,借助过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学生最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紧扣生活,激疑设问,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发现月历上写的只能本月的日期,感知月历的意义,感悟到下一个月的日期和星期都要和前个月连接。当突破这学习中的第一个难点,放手学习年历也就有了保证。
  再如《集合》内容教学,理解“交集”是难点。教师课前分组布置班上学生喜欢跳绳与喜欢玩呼啦圈情况:某小组喜欢跳绳的有4人,喜欢玩呼啦圈的有3人。这个组喜欢跳绳的和喜欢玩呼啦圈的一共有几人?学生答案是7人。这时,教师让这些学生逐组到台前演示。利用呼啦圈把喜欢跳绳的套在一起,喜欢玩呼啦圈的套在一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其中不同,对有学生要跑来跑去,教师问,有些同学喜欢跳绳,又喜欢玩呼啦圈,该怎么办?谁有办法?学生很容易发现,可以让这些学生站在两组的中间,用呼啦圈就方便了。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学生套在两组的中间?学生很快说出这个学生既喜欢跳绳,又喜欢玩呼啦圈。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圆圈图来表示,就成为一幅维恩图,再让学生说出维恩图各部分的意义。简单的设计,学生的参与,使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学习,变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主动积极,兴趣盎然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促使他们在观察基础上发现、思考、总结、感悟知识,交集的意义将不再抽象。   五、 围绕生活,从知识到应用,加深体验
  实践是知识的应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需要,是提升数学技能的途径,是知识综合化的体现。因而,把学生熟悉的东西作为作业,不仅使学生容易接受,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学习意识,巩固效果也更容易有保证。
  如学习了“米和厘米”知识后,布置作业:量一量,你家中的桌子、电视屏幕、门、床、房间等物品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你观察到哪些物品适合用米作单位?哪些物品适合用厘米作单位?为什么?
  再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布置作业:,请完整拆解一个纸盒,看看纸盒由哪些部分构成吗?标出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各个面,你还有什么发现?愿意挑战自己的同学还可以用硬纸做一个棱长5cm的正方体和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的长方体纸盒。在作业本过程中,学生要努力地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不断反思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结构的正确性,从而对长方体、正方体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
  这种生活性强的作业,学生手、眼、脑共必须共同作用,能极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与兴趣。把巩固新知,发现不足,培养学生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融为一体。
  六、 对比生活,从理论到实际,提升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所学知识,在一定程度是提炼化、简单化的知识。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是理想化的问题,而实际生活中,则可能要复杂得多。知识与生活结合,让知识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灵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数学教学到最后,还要有意识结合我们的日常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相同与不同。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例5: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学生列式22÷4=5……2,觉得4人才要一条船。认为租5条船就行。老师通过让学生演示,追问,坐了5条船,还有2个人怎么办?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还要租一条船。老师再问,一定是最后一条船坐2个人吗?还可以怎样安排座位?如果是还有一个人呢?3个?4个?学生就可能会去思考,思考除法列式的局限性,思考除法与加法间的关联,思考表面相同内在的不同,感悟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不同。
  又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乘法》教学:爸爸、妈妈和小芹一起去看电影,一张电影门票3元,一共要用多少元?学生得出9元答案后,追问学生,实际生活中,你觉得还会有其他情况吗?这样设计,是为促使学生把数学课堂中与真正的生活实际联系,渗透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的不同。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有“免票”“全票”和“半票”的之别。课堂要会学,活学,生活要会用、活用,让所学知识真正地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当然,最后我们还是要说清楚,数学不完全是生活,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们都研究一般情况,不考虑这些特殊情况。
  这样,课堂就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生活成了学生提炼和拓展思维的课堂。学生在“生活天地”中发现了兴趣点,找到了学习生长点,知识的实用性得到强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总之,教材资源是生活的资源精选,它来源于生活。教材知识是把生活知识符号化,是对生活知识的提炼与升华。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孩子继续学习。尽可能实现生活数学和课堂数学结合,建立知识与生活的沟通渠道,让课堂所学回归并应用于生活实践,让生活实践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服务。学用结合,相互作用,同生共长,达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談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7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义教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梁林增,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