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自平
摘 要: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历史教师。历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技能、方法,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历史,解决历史问题,就要具备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如:专业知识、哲学知识、理论累积、口语能力、德育能力、学习能力等,也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具备的素质越高,越能把历史教育教学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知识;德育;素质;能力
人类在不断地进步,然而不管人类怎么进步,人类发展的历史都是不容许我们去忽视或遗忘的。过去了的史实存在的最大的价值不是让我们单纯地去了解,而是在研究、学习中不断地吸收人类进步的优秀成果,让人类在未来的发展历史中少走弯路。历史的沉淀不是封存,而是力量的转换,用来推动历史的车轮持续地向前滚动。历史教师是学习历史、传播历史的最重要的一类人,在我们传播历史的时候,对象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而未成年人是很大的一个群体。那么,传播历史是不是简单地广而告之就可以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历史教师,怎么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历史传播者?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让我们了解历史在人的成长和人类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师除了具备所有教师应具备的整体素质外,还需要具备其他的专业素质,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歷史教师要有史德
普遍认为,历史是过去了的实事,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所以,在教学中如果对历史进行假想和主观想象则是对历史的一种歪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面对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地讲历史、一分为二地评历史,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在课堂上讲述史实之外凭空捏造的不存在的“史实”,或随心所欲想当然地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历史是不容背叛的,历史的真实性在青少年一代中的树立,主要依托的就是历史教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没有史德,随意地就去把不符合事实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不但是对历史的背叛,也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会危害到人类的进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因为历史的真实性,大渡河曾经葬送了石达开的十万精锐部队,却并不能葬送我们的红军;如果对历史人物的讲述中黑白颠倒,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 历史教师要有充分利用历史史实、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质
我认为德育功能才是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虽然是共识,但是在现实中却并没有被真正地重视。在中考中历史占30分,有的地方还是开卷考试,这样家长觉得影响不大,老师会觉得没压力,学生觉得很容易,各方面的不重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付差事。教师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最后恶性循环,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完全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心里牢记师德,认真地去准备每一节课,让历史的警示功能和教育功能都能体现出来。其实懂历史是一回事,能把历史的真谛读懂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才是关键的。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学习科目很多。他们聪明可爱,我不否认他们能了解历史,但是,因为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在这里要懂历史的真谛就有难度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去帮助学生读懂历史,充分利用历史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生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地去了解过去,最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过去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好未来的路,做一位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有一句话叫“未成才先成人”,怎么成人?个人认为成人德为先。目前蔓延部分教育界的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错误的理念。
三、 历史教师要有真实准确的历史知识积累
中外文明上下数千年,人类文明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包含在历史的范畴里,这样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就会很高,要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要有相应的知识累积。大量准确的史实知识的累积一方面避免教师传播错误的历史,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在课堂上教师能真正地、自如地去授课。今天,历史教师一定要有危机感,因为不管我们是什么学历,在我们求学中和工作后,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真正学习了、读懂的其实并没有多少,包括我在内的部分历史教师内心一直都是充满惶恐感觉的。总是感觉我们只是了解了人类历史的沧海一粟。为了少一份惶恐,历史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累积。“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尤其适合历史教师。历史教师要养成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史学动态、研究最新历史发现、研究最新历史成果的习惯。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高于历史的角度来看历史才能更好地去向学生解读历史知识,历史教师要具有系统、扎实、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
四、 历史教师必须要研究、具备唯物主义思想理论
历史教学中,很多问题要用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并能运用各种理论去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并能用之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的各种问题。历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认识和实践等矛盾的对立和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国家与政党,阶级和阶级斗争,民族与宗教,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要客观地去评价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的能力。实际上,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这一思想,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而这部分试题常常是学生感觉最难解答的,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本身就缺乏基本理论的修养。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解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的。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理论和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随时运用哲学的、历史的理论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期的影响之下,形成一种习惯,那么,不管是考试还是在人生的成长中,学生不但能较好地解答理论问题,更能客观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 五、 历史教师要有过硬的口语分析、表达能力
最初的历史是口耳相传的,有了文字后才有了准确的记载。由此可见,口语的功能在历史的传播中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关系到历史课堂教育的效果。历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规范专业语言,做到:叙事说理要条理清楚,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描人状物要有声有色,情景逼真具有形象性;谈话范读要情真意切,平易流畅,具有感染性;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具有趣味性;举一反三,留有余地,富有启发性。切忌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颠三倒四、滥用辞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巧话;不懂装懂,“或许”“大概”模棱两可的混话;干巴枯燥、平淡乏味,催人欲睡的谈话;挖苦讥笑、低级趣味、不干不净的粗话;粗词滥调、生搬口号,八股味很浓的套话。总之,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但是一名演说家,更是一位形体艺术的表演家。在历史教师精彩的口才的引导加上肢体语言的表述下,历史是鲜活的,而不是没有生命的。
六、 历史教师要掌握能辅助教学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新生代的孩子们的要求是很高的,接受能力也是很强的,他们要求学习要有声音有图像,学习要有趣味,课堂要精彩,作业要轻松,学习要有压力还能体会到快乐。而且现在的孩子通过网络等各方面的渠道了解到很多知识,也能随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提前了解,課后有条件进行多方面的求证。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灵活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要对掌握不准确的知识提前进行考究,还要学会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术,能够熟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一切媒体资料(如电影、电视、图片等)制成生动、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把一些科技发明,著名战例制成软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演示。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更能由此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学生喜欢上课就会更喜欢历史老师,喜欢历史老师才能让其教学有更好的成绩。
七、 总结
总之,时代在进步,要求在提升,一名历史教师不但要有知识储备,更要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进步、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玉兰,畅健.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0(2):58-60.
[2]王美琦.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品牌,2014(3):50.
[3]于琳琦.试述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教育探索,1997(2):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