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主体性视角下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教学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相关实验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调查了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并从交互主体性视角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英语微课教学; 交互主体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148-002
信息化和科技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特征,互联网+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资源信息化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因其具有短小精悍、高效便携、重点突出等特点,被迅速地传播开来。随着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升温,我们也应对其有效性进行探究和反思。本文在对高职院校英语微课教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交互主体性视角下对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有效性教学的界定与理解
“有效教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紀上半叶时期,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关于有效教学的含义,比较受推崇的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从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和发展性的角度来确立教学的有效性,认为有效教学主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另一种是从经济学中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方面来综合表述教学的有效性。两种定义各有利弊,都有其合理与不足之处。
关于高校英语微课的有效性,国内外的学者们给出了很多说法。其中,笔者认为最恰当的是:有效教学是师生共同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借助微课的教学形式,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掌握教学过程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宋秋前 2007)。
二、对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有效性调查与结果
本文对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艺术系、外语系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了微课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调查和访谈:通过学生对微课的接受角度调查发现:17%的学生认为,微课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无特别的新颖之处,对于课堂气氛和正常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大。老师布置的微课自学增加了他们的负担。83%的学生认为,微课这种短小便携的视频教学形式便于他们随时随地自学或者巩固相关知识,其中一些幽默直观的表现形式,或者有趣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参与学习和讨论的积极性,是他们所乐于接受的。
从学生对微课的使用方式角度调查: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微课使用时机的认可度有明显的不同:51.06%的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在授课前使用微课来进行预习,18.61%的英语专业学生赞同在课堂上新授课时使用微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35.06%的学生选择在课堂教学新授课环节使用微课,27.45%的学生赞同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来预习所学内容。究其原因,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访谈时提到:他们想在课前尽量了解和预习好要学内容,以便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来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谈到,有英语老师在场督促和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能更自觉和投入的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所有的受访学生都认为微课有利于他们随时复习所学内容,而且微课这种单一知识点呈现的讲述方式更有利于他们抓住所学重点进行巩固。在问及使用频率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微课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形式穿插使用,每堂课都使用微课教学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和倦怠情绪。
7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其中65%的学生认为微课的学习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另外,62.5%的学生认为是否配有相关练习和参考资源对于他们的微课学习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
从学生成绩角度调查: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两个班(一个实验班,一个对照班)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微课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分别进行了笔试和口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再对两个班进行测试,实验班学生笔试平均成绩为75.6,对照班笔试平均分为74.2。对两个样本进行T检验,两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本次实验显示,运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对学生笔试成绩没有显著影响,即学生笔试成绩没有明显提高。但是,口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英语听和说的成绩有显著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班。
从微课对学生的影响角度调查:笔者从运用微课教学的实验班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进行访谈,70%的学生提到微课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同时不同程度地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产生了影响:其中有30%的学生提到受微课教学的影响,他们开始更关注这种便捷的学习形式,平时上网时会有意识地关注此类信息,甚至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观看和学习;50%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让他们意识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尝试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60%的受访学生谈到微课中所使用的一些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方法产生了启发,比如:思维导图、时间轴的运用,利用词根词缀归纳记忆词汇等等;还有10%的学生谈到英语微课的运用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一些他国文化和语言表达的运用语境有了更多的感知。
从高职英语教师运用微课的角度调查:在微课的接受度上,85.3%的受访教师对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持积极的态度,并表示曾经或者准备在教学中使用微课,10%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如果有竞赛或者公开课等硬性需求就用,没有的话就不用;4.7%的表示不关心,也懒得学习微课制作技术。在被问及微课使用频率时,21.3%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64.7的教师偶尔使用,15%的教师尚未使用过。超过50%的教师表示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他们最大的难题,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成为阻碍他们使用微课的主要原因。在使用方式上,87%的教师将其与正常课堂教学相结合,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进行适当地指导,13%的教师把微课作为学习材料和资源的补充,留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不做处理。在教学方法上:83%的教师在微课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设疑、研讨、情境、任务式教学等等。 三、交互主体性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微课教学有效性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学生、任务、过程四个因素的动态呼应。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另一个主体。教学过程应该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所谓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突破单向的“对象性”教学思维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认可,互为主体,交互对话,形成多元多向、立体能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在教学相长中获得真正发展的理念(2006种海峰)。
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看出,不论是学生和教师对英语微课教学的接受度,还是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影响,整体而言都呈积极的态势,应继续推广和研究。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1.教师与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角色与关系
教学本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微课主要由教师进行设计和制作,学生学习、思考和反馈,再由教师进行答疑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微课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过程,师生两个主体的情感和教学交往对于教与学的效果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在现实中,首先,教师在开发和设计微课的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对话,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的需求和特点,出现了部分学生感觉微课学习是一种负担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微课的使用有不同要求等现象。其次,在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近十几年来大家逐渐认识到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度,过分强调学生的自学和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放任自流,既没有对学生是否利用微课自主学习进行测控,也没有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进行应有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们在设计微课用于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被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考虑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有效,而忽略了教师在相关理论和技术上的迷茫和困惑,甚至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思想压力。长此以往,这种教学形式是无法真正持久并发挥其优势的。
2.微课教学的核心诉求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其核心追求应是促进教学中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可解释为对两个关键词“人”和“发展”的理解,此处的“人”应指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两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还应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和教学能力提升。如果教师只是為了疲于完成任务,那学生持续的、全面的发展也很难真正实现。而“发展”就不仅是指学生掌握了多少内容,学会了多少知识,应指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是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即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具有适应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
四、建议
1.加强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是实现微课教学的技术基础,直接影响开展微课教学的可能性以及微课的质量,加强培训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不可少。其次,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深化学习,促使教师从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层面去理解、思考微课教学,明确微课教学的核心诉求,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更好地提升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再次,从语言哲学角度对高职外语师资进行培训,使广大外语教师能从哲学的视角更好地理解和反思实际教学,理解交互主体性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来进一步在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2.构建学教并重的交互主体性教学模式
高职英语微课教学应力图构建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平等和谐的教育情境,突出教育的主体交互性,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对话和沟通交流。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学生个体发展所需,通过不同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设计来实现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策略上突出教育思想的引导,为学生主体性学习提供方法论指导,注意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思辨能力。同时,倡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以及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从而在自身发展和教学能力上获得新的提升。将学教并重的交互主体性教学理念应用于高职英语微课教学中,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共同参与和体验,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3.微课教学应按需所取
微课确实在教与学的很多方面有其颠覆性的影响。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也不难看出,微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积累,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方法指导甚至思辨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微课不是万能的,它无法代替传统课堂这种师生面对面互动、讨论答疑,共同进行知识和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因为微课的特点和容量,它往往只能呈现单个知识点的内容,容易出现割裂知识间整体性的现象,因此,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微课教学并非多多益善,应当按需所取,更不能因为教学比赛或者公开课等外界压力而勉力为之,应根据师生共同的教学和学习意愿及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和效果。
4.加强微课资源合作开发,倡导资源共享
由于微课制作要求制作者具有较高的相关专业技术和较为完善的设备。对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制作微课确实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无形间就加重了教师的任务和负担。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由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技术的微课制作人员、学习者共同组建微课开发和制作的团队。由专业教师负责微课的开发、设计、教案及脚本撰写、配套练习设计等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进行编辑和处理;学习者参与设计并观看制作成品,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和领导还可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推进校际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甚至尝试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进行校企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另外,高职教师在自制微课时,也可参考和借鉴网络上已有的精品微课或慕课资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整合,适度采取“拿来主义”。
参考文献:
[1]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3):26-29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39-42
[3]胡楠.高职院校提升微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214-215
[4]种海峰.教育理念建构:从主体性到互主体性[J]教育评论,2006(1):7-10
[5]杜晓冰基于交互主体性建构浅谈高校英语师资培训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4(22):133-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2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