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识字  兴趣  情景  交流
  
   识字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借助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生涯发展必需的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开始,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文化的基础。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小学低年级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好动的特点进行教学,就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识字效果。因此,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的识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前进行独立阅读。要在低年级就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需要将知识与阅读、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创设情境,调动激情,乐于识字。
   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情境中识字。做游戏、讲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做游戏和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采蘑菇、滚雪球、大波浪……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在课余时间,利用音乐等调动儿童激情识字。利用课余时间,老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选择性地给学生讲课外阅读书,也是提高识字教学效果的一个好办法,比如,《地球爷爷的手》这本书,教师便可选取其中短小、有趣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地作一些比较。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
   由于这样的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一般都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时,也激起了他们阅读这本教材配套书的兴趣,不少同学还会极力向老师争取自己上台讲的机会。
  指引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巧识字。
   汉字的构成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构字规律,快速的识字。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一)将新旧字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注意生字与熟字比较进行教学,这样既利于记住生字读音,又利于辨别生字字形。如:在教学“请”“跑”“棋”“呀”“理”等生字时,与熟字青、包、牙、里等字进行比较,采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从而更好的更快的认识并记住新的生字。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兴趣盎然,并利用形声字的规律主动的去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更多的生字。
   (二)利用会意字的特点,编儿歌等帮助识字。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记忆,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坐”――“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从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得知识,认识生字,这样把字音,字形,字意相结合,学生好记好认,让生硬的识字变得有趣,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有劲。
  抓住资源,利用身边事物识字。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有了想认识生活中的字的愿望,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让他们能从生活中主动识字。《新课程标准》中“以生活为资源”的生活识字就是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结合每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同时,认识积累新的生字,让他们留心身边的标语、商店招牌、家里生活用品,家具等上面的文字,在自己家的家具,电器等上贴上标签,通过反复见面,一回生,二回熟,多次阅读,多次见面,凡是看到有文字的让学生都去阅读,并且到学校与同学交流,这样,不但课堂上所学生字得到了巩固,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大了识字量。还比如,引导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认识教室内物品的名称,认识常吃的水果、食品,学习用具的名称,认识电视节目名称,认识电视栏目名称等,凡是有文字出现的地方,都引导他们去认,去读。就这样,经过多处寻找,多次阅读,学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同时还养成了时时处处积累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好习惯,使识字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课内课外相结合,在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学中,通过识字与阅读、口语交际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掌握课文内容认识新的事物;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这样综合使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又在识字中得到乐趣和成功感,从而产生更强的识字动力,迅速的走上独立阅读、写作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9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