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生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所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课标》中写道:"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很显然,这样的目标对老师对学生都是新的挑战。也难怪谈到语文的阅读教学,众多的语文教师不免皱眉摇头,大呼"不知怎么教啊!""目前讲读课以'讲'(教师讲解课文)代'读'(学生阅读实践)、以'听'(学生听讲和笔记)代'读'的现象比较严重。"(注:何国梁:《阅读教学的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9期。)每一篇文章都按一个模式,进行肢解;文章段落层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让学生对学语文失去了兴趣,教师对教语文也失去了兴趣。在迷茫中只呼:误尽苍生是语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文,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怎一个"误"字了得!也曾一度迷茫,现在也不一定完全清醒的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终身学习打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的民主的阅读氛围
   "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实处,得有一个和谐的民主的氛围。首先是教师,不管你有什么情绪,请微笑着、情绪饱满入课堂;不管某个学生有多么的令你生气,请先平息怒火,用眼神或者走到其身边轻拍书本或桌子示意,决不要板着脸训了半天人,再回到课堂,影响课堂的和谐与阅读思路的流畅性――让学生很压抑地阅读,效果是要打折扣的;课堂上,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繁文缛节不利于保持阅读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记笔记的机器。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高震东校长说:"很多人为兴趣而读书,岂有此理!读书有什么兴趣?"他那是为了强调责任感才这么说。读书当然要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会投入地读书吗?
  第一、培养兴趣,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我觉得孔庆东教授讲得很好,他的话可做指导思想: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不妨把他的那篇《怎样学语文》给学生好好聊聊。
  第二、教学中,教师不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切合生活,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比如学习哲理散文《蝉》,不必去介绍什么叫哲理散文,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层次结构什么的,而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想想自己是否有类似经历,能不能也谈谈所悟之类。
  第三、尽可能张扬学生个性,展示自我才能。鼓励学生筹划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赛,班级辩论会,名著知识竞答赛,编故事接力等。比如七年级上学习了《在山的那边》、《理想》等诗歌后,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筹划一个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兴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上新课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可利用这个时间,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玩玩文字游戏;针对文本,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
  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如果确实有难点,再由老师点拨。如我在教学《童趣》时,学生对"驱之别院"难于理解,便由老师点拨。
  我想,如果学生都能设题、解答了,什么文本还弄不明白,从考试的角度说,什么试题还能考到?当然会玩转语文了。
  四、重视方法总结,培养个性能力
  不管是阅读能力还是阅读的情感体验,在个性化的同时,有方法可循。可分阶段对某一类型的文本读法,进行总结,班级交流,共同得到提升。比如针对文体进行总结。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和体会。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有待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究,我愿与同仁们在这条路上不断进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9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