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能力全面发展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习惯养成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同时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三、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
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四、在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趋势是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性质,逐步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是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环绕在知识与能力之中。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
进一步研究考试导向和考试功能,使其向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摈弃烦琐、形式化的考试制度和方法。
总之,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感悟。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启发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知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9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