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前线
【摘要】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语文和历史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样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到了现代也一样,语文中涵盖了历史,而历史又离不开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历史知识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是以文学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国家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很多内容都提到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体会民族的聪慧;以现代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发现其历史的局限性。”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遵循这一真理。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再是孤立的文学世界,文史结合将会给高中语文带来新的生机。
一、历史知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的语文教材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地位,有许多古代文化经典名著都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这部分内容都蕴含了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奥的语文知识,既是文化精粹,同时也难以理解。如果理解这些文章,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关键,恰恰就是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代相差甚远,成为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障碍之一。所以如果我们有扎实的历史功底,对课文的理解将会变得容易些。特别像是古文中提到的著名的战役、地名以及历史典故,例如李煜的《虞美人》说的就是北宋灭南唐。所以在学生品读《虞美人》这篇诗词时,如果了解这段史实,就会对课文体现出高效率的理解能力,同时对于知识点的了解,也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师百事通的特性,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杂家”,当然这个杂家并不是“三教九流”中的“杂家”,意思是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新课标》也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努力适应课改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丰富综合性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品读教材,钻研教材;教学中要做到师生平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等,所以我们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成语教学中的应用。成语是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成语,有些同学就是因为某些成语意思不理解,从而影响了对于整篇课文的认识。如果我们知道成语中的某些历史事件,能够理解其隐身的含义,相信会对课文有很好的解读。《语文(必修4)》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篇课文。了解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廉颇有一个“负荆请罪”,蔺相如他做了“完璧归赵”,形容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关系的成语是“将相和”,文中前面十七个自然段描写的事件就是“完璧归赵”,十七个自然段确实有些长,看起来也比较麻烦,如果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历史事件有了解,又知道和氏璧相关的历史信息,那么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2.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孟子?万章下》有这样一段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在孟子看来,品读作者的诗词书画,不能不了解作者本人,若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就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内涵。所以孟子的“知人论世”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观点,一直流传至今。所以在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中,依然要重视孟子的“知人论世”,把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理解全文的前提。《语文(必修1-5册)》中,很多课文都需要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不了解历史背景,就不能理解课文主旨。想李商隐的《马嵬》,就需要了解唐玄宗后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状况,以及杨玉环在马嵬之地被绞的事件我们在学习阅读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文章时,一定得去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氛围,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理解文章,这样不仅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也能够对当今社会有着现实的启发意义,也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启发。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被重视。我们现今的语文教材中,历史知识的渗透非常普遍,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积累,丰富自己,避免出现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对课文一知半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清远市连南民族高级中学)
编辑/李文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7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