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莉萍
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每上一节课,宁可少学一点知识,也要把能力培养凸显出来。因为,知识欠缺将来容易弥补,而能力欠缺是很难弥补的。小学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小学阶段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有疑而问,知无不言的地方。教师引着学生邀游在知识的大海上。“深海处”教师为他们撑舵,鼓起他们远航的信心。“浅海处”让他们尽情航行,教师只要当好行船的指南针,不要让他们偏离航道即可。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师生都要努力,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民主氛围,要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善于消除学生紧张畏难心理,而学生也要有积极的求知态度,合作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教师应尊重教学策略
教师还应重视语文课堂上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多种自主学习形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明白,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但兴趣并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创设多种自主学习形式,才能引发的。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可以水到渠成。
首先,尝试转换角色。我们平时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模式学生会觉得单调,如在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抽出每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让学生充分钻研教材,和同学共同准备到讲台上试讲,然后再由金班评议,教师点评,选出每单元的最佳“小老师”教师在最后还应该帮助“小教师”充实教学内容,这样课堂不就成了师生共同的舞台吗?而且学生还能亲身体验教学之难,从而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其次,组织小组讨论。科学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学生同伴之间的互助,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发表意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的悉心指导也至关重要。教师要做到“导而弗牵”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想象空间,循循善诱,能在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启发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智慧,让学生大胆议论、争辩、总结、评议,也要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在讨论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三、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当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还有许多,这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晓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5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