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 实现多向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国正
摘 要:一堂语文课,是否充盈生命活力,主要是看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否深入开展,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互动课堂需要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教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营造宽松的互动氛围,给学生爱和鼓励、培养自信,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与“文本互动”。
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向互动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至高境界。一堂语文课,是否充盈生命活力,主要是看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否深入开展,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在交流互动中激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互动氛围
1.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当师生民主关系的推进者。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是头脑空空,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评价标准。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冲破以往陈旧的思想与观念,使教学民主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互动的课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2.互动课堂,需要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当学生感到,课堂是一个互相启发和交流的场所,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场所,是一个有着“我”发言和辩论权利的场所,是一个真正充满学习情味的场所时,学生才能消除学习中的畏惧、爱面子等心理障碍,真正在课堂上与教师、与文本展开互动。
二、给学生爱和鼓励、培养自信,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励方式可以灵活运用,诸如: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能手”“表现奖”“创新奖”等。
三、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搭建互动平台
1.开放、动态的教学空间的预设。在互动的课堂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这样,在教学时,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教师就不会手足无措。
2.“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有效结合。要想吃苹果,不是长期让人家给苹果,而是自己学会拿到苹果。解决问题也是一样的道理,真理是在实践中发现的。因此,无论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这样,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学会用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不能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在黑板上写下“?”号,于是把这些问题按顺序逐个讨论,逐个解决,问题讨论完了,课就算上完了。教师该问的问题没有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浅显易懂的,反而被教师反复讲解。这不是互动的真正含义。从教与学这一物两面的统一体来说,可以说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当然,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重在组织和引导上,对学生要引而弗牵,充分凸显其主体性。
四、学会与文本互动,领悟阅读真谛
阅读教学中的互动,一定要以阅读的文本为核心,而不应当抛开文本提供的话题进行教学,否则,“阅读”将被架空。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应当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读文章,就是与作者、与文章中的人物进行互动。如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互动,不但能深入读懂它,而且会感到阅读的真正乐趣。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我们创设更多的有效互动方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新华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4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