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是否需要规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时 间:2013年6月2日
地 点:湖北房县第一中学
主持人:王 迪
正方代表:高一(16)班,张名扬、卢晓曦、方诗豪 指导教师:代安川
反方代表:高一(15)班,向宗朕、周爽、窦贵靖 指导教师:刘伯君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不仅缔造了自己的概念体系,还派生演绎了自己的词汇。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因其表义生动、形式灵活,幽默轻松,逐渐被众多网民接受,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网络语言是否需要规范。首先是第一个环节,请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张名扬: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应该规范。网络语不仅在虚拟的空间使用,它还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规范网络语言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交际;规范网络语言有利于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减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规范网络语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反方向宗朕:我方认为网络语言不应该规范。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的新兴语言,它正处在成长过程中。若现在就加以规范就丧失了网络语言所特有的创新性、形象性、诙谐性等特点,若人为的加以规范,网络语言就失去它的活力和色彩。
主持人:好,听完双方的观点,我们进入自由辩论的环节。首先有请正方发言。
正方卢晓曦:对方辩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必须规范。只有规范,网络语言才能健康地发展,才能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网络语言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网络语言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交际,诸如打铁、IC、MORF、7456、PPMM、U2、灌水、青蛙等等词汇,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让人如同雾里看花,眼花缭乱,若通过规范就能减少这样的随意性和模糊性,让网络语言更好地服务网络大众。“低级差错多,语法病句多,知识差错多”这是《咬文嚼字》杂志发起的“围观名家博客”活动,通过“围观”12位名人的博客得出的“三多”结论。名人尚如此,普通的网民可想而知了。再者在网络语言中大量的充斥着低俗、庸俗的语言,它污染了青少年的心灵,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养成他们好好说话认真做事的习惯,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其次,网络语言已从网上来到了网下,在日常的交往中,在学生的作文中时时有网络语言的身影,若不加以规范,势必影响尚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制造的所谓新词大多是异词、异体、同形词,有些词以故意歪念、歪解为有趣。如“酱紫”“神马”“神童”不一而足。处于语言学习时期的青少年如果频繁接触该类词,假作真时真亦假,久而久之就容易以讹为正。这样长期下去必将对现代汉语产生冲击,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
反方周爽:对方辩友沉痛控诉了网络语言的罪恶,可谓是催人泪下呀!对方辩友为什么只看到了网络语言的恶而没看到网络语言的善呢?网络语言它确实有那么一些小瑕疵,但它的优点也是有目共睹的呀!网络语言将各种语言材料都可信手拈来任意组合为我所用,使信息得到快速的传发。就拿“MM”来说,其输入速度肯定比“妹妹”快。更重要的是网络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生动、形象、幽默、含蓄、轻松等特点。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意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那种调侃、幽默、轻松是丑男、丑女所无法传达的。再如“美眉(妹妹)”“竹叶(主页)”“版猪(版主)”传达出一种特有的轻松与可爱。网络语言大多用来聊天,聊天是为了放松心灵,追求的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你让人们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说话多累呀。若加以规范,网络语言所具有的随意、轻松、幽默等特点将会荡然无存,这必将阻碍网络语言的发展。至于对方辩友所说网络语言新词的不断涌现影响了交际那我只能说你out了!若说网络语言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更是言过其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网络语言不仅给青少年以自由,张扬了其个性,而且培养了其创新精神。“给力”“伊妹儿”就是网友天才的创造,这些词大众耳熟能详,已被主流媒体采用,怎能说网络语言给汉语带来了冲击?若说冲击着也应当是“正冲击”。
正方方诗豪:对方辩友只看到了网络语言的优点,却从不正视网络语言的缺点,对网络语言对青少年学生学习语言产生的负面影响置若罔闻,对此我方不敢苟同。很多人把错别字、谐音字当成时髦,以说脏话、粗话为乐趣,以不合语法、随意打乱句子的顺序为创新,在国人汉语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特别是正值学习母语期的青少年,会给他们学习传统语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把粗俗当成美,把“恶搞”视为创新,把“错乱”当成时髦是审美的低俗和庸俗,彰显放大了人性的恶。网络语言中不健康的因素,如同北京的空气,其不仅污染着传统语言,而且污染广大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反方窦贵靖:网络语言中的确有一些错字、谐音及不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但这正是其身份的标记,否则哪来网络语言之说。对方辩友,各位同学,你们不觉得“版猪”比“版主”更可爱吗?“菌男”比“丑男”更有诗意吗?“美眉”比美丽的女性更俏皮、更形象吗?试想若这些被传统语言的霸权给“规范”掉了,你还能感受得到网络语言的轻松、诙谐、简洁和让人忍俊不禁的乐趣吗?这规范是什么?是镣铐,是枷锁,是剪刀,若被“规范”,网络语言将以泪洗面,生不如死。对方辩友视网络语言为秽物,说网络语言污染了汉语明朗的天空,说网络语言是猛兽,侵蚀了青少年的心灵。这若不是谎言就是别有用心,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内心狭隘。网络语言何罪之有?网络语言只不过是一辆车,醉驾了,闯红灯了,超速了,错误不在车,而在驾车的人,网络中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粗话、脏话,暴力,血腥,这不是网络语言的错,都是网友惹的祸。至于说网络语言污染了规范的汉语,只不过是想当然,方言中有许多粗言俗语,也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但从没听到过哪一个“砖家”要规范方言。为什么对网络语言这么苛刻、横加指责呢?即便是规范的汉语也有污言秽语,也有不合语法的地方,汉语中不是有“晒太阳”吗?请问太阳怎么晒?对方辩友、各位同学,请多一点包容,还是饶过网络语言吧!
正方张名扬: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若网络语言是车,出了车祸,司机固然有责,这车是不是也该检修检修?刹车不灵,方向不正,轮胎不合格,这可“伤不起”呀!确如对方所言,方言甚至是普通话也有一些“不雅”“不规范”的地方,可那只是极少的小流,而网络语言却是遍地开花琳琅满目,波涛汹涌滚滚而来,大有席卷天下之势。这可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必须规范。
反方向宗朕:网络语言是新生事物,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才有席卷天下之势,这正说明网络语言的优势。与其苦苦寻觅规范还不如让其顺应自然。要知道无为而治可是最高的智慧,对于网络语言,我们秉持的原则应是:用无规范使其渐渐地走向规范。
主持人:好,时间到。经过自由辩论,两方的观点愈加鲜明,下面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总结陈词。首先请正方辩友。
正方方诗豪:我方不否认网络语言的优点,但我方仍坚持网络语言必须规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规范是对网络语言的净化,是对网络语言的提纯。规范语言本质上也是在规范我们的言行,培养高雅的情趣。对网络语言的粗俗、低俗、恶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不能听之任之,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利于青少年对汉语的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规范。
反方周爽:我方始终认为网络语言不应该规范。若规范网络语言将失去其鲜活、轻松、幽默等特点。网络语言本质上也是一种方言,东北话风行于大江南北,为人们所接受、喜爱,网络语言活跃于网络,受人青睐,东北话不需要规范,网络语言也不需要规范。
主持人:网络语言是否需要规范,我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辩论赛就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双方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谢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032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