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玉兰
本人根据近五年来的地理教学实践以及与县内其他各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调查,对当前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现状进行分析,期望从中发现问题,为以后更为合理的地理课程的改进服务。
一、新课程实施现状
新课程改革设施半年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有所体现,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地理知识的传授仍局限于教室这个封闭的场所,地理教育没有“走出去”,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走出课堂,在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运用,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扮演的是训导者、演讲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没有表现出来,扮演的仍是观众角色。地理课堂外的活动更是少有参与,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几乎没有,乡土地理到目前为止更是没有开设。
(三)由于条件的限制,本县区的多媒体教室寥寥无几,多媒体资源的稀缺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许多多媒体演示无法适时、及时地运用到课堂中去。此外,现阶段中学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学生了解课堂外的地理信息。
(四)学生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自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计划设施以来,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着许多重复和脱节现象。
二、基于现状的改进建议
(一)突破闭合式教育,丰富学生的见知见闻
1.变闭为开,倡导实践
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项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变静为动,丰富教学
改变课堂静态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地理活动,或开办地理小墙报,或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3.变知为用,强化应用
对于现有的地理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可以结合当地实际运用知识。
(二)突破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传为导,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变单为双,搞好地理教学的双边互动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3.变空为实,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
地理科学有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多样的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有丰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三)转变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地理教材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以结合实际的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把地理知识学习和地理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的努力。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谈话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3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