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林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了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面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为简,弯难为易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封闭式的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它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的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他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觉,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四、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形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分别描写、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
五、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我形象性的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市贾市庄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