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读本”化为“写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丽娟 费洁

  “有效的写是要有要求与指导的。”(薛法根语)读写结合,首先要读,读懂文章内容,领悟文章结构,品味好词佳句,深入文章内核,丰富文章内涵,拓展阅读视野,比较文本异同,探寻语言奥妙。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写的指导与训练,才能将“读本”化为“写本”,由仿到创自然迁移,形成能力。经过一番实践思考,笔者试以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为例,对如何进行“读写结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作者思有路――学习文章构思,迁移运用
  很多课文文质兼美,体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独特的匠心,对于学生学习如何缀词成段、构段成文、有序表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从中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大大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
  《天安门广场》一文在介绍广场上的“建筑”时,方位词运用得非常好,让人对建筑的整个布局一目了然。我让学生在阅读时结合简笔画来理解,请学生在黑板上用简笔画演示,并通过讨论进行局部修正;再进行画与文的参照,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的建筑布局及特点,深深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丽。这段内容可以说是按照方位顺序描写建筑物或室内陈设的范例。所以,我课后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卧室、书房或客厅,先在纸上简单画一画,再仿照课文片断,运用合适的方位词按方位顺序写一写,效果很不错。
  学习了《九寨沟》一文,我和学生总结出课文的写法:总――分――总结构;首尾呼应;中间具体写了景物和动物,一动一静,观察与想象相结合,景物按游览顺序写,而动物则以“也许”一词连接。然后,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来写校园,并提醒学生,静的方面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写校园景物,动的方面可以写一写校园里下课后学生的活动情景,可用“有的”来连接。结合实际观察,学生能做到模仿中有一定的创新。
  学了《桂花雨》后,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即以“桂花”为中心事物,叙写了“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读写结合点就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想一想,童年生活中最难以忘怀的是哪一样物件?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令你难忘?写一写有关它的童年往事。这样,由表及里、由物到情,既能学到作者巧妙的构思,又能找到学生习作的兴奋点,拨动他们的心弦,弹奏出读写结合的和谐乐章。
  二、无声胜有声――抓住文章空白,展开想象
  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字里行间留下了许多“空白”处,让读者想象回味,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空白”,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深入课文内容,走进文本情境,展开个性表达。
  如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就可以结合课后习题,抓住“空白”,让学生想象:在寒冷与黑暗中度过了漫长的困苦生活的人类,得到火种后该是怎样欣喜若狂的情景呢?以往,我担心学生不会说、写不好,常常直接给他们一个填空式: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男人们 ,女人们 ,小孩子 ,老人们 。这样学生说起来就会有条有理,写起来也轻松容易。但这一方式也有弊端,即学生的思维被牢牢束缚住了,说出来的话相差无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吸取以前的教训,这次我决定先放后收。我先出示了开头一句话:火种来到人间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想象。果然,学生的思维是发散式的,表达是零碎式的,有的说几个词语:沸腾、载歌载舞、欣喜若狂等;有的说几个动作:团团围住、高高举起普罗米修斯、抛向空中、高举火把、东奔西跑、捋着胡子等;有的说到人物的神态:笑眯眯、喜极而泣、合不拢嘴等;有的想到了人们感谢普罗米修斯的话……等学生思路打开了,我再指导学生按由总到分或总――分――总的结构来说,说人们的表现时可以分男人、女人、孩子、老人等几个方面来描述,这样表达起来就会有条有理。正因为有了学生主动思维、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他们的表达也就由零乱到归整,显出一定的条理性;内容由空洞到具体,显出一定的生动性;情感由肤浅到深刻,显出一定的感染性。这样的效果,正是抓空白促想象练表达这一教学行为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触类旁通――拓展相似素材,比较表达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向来就是鉴赏语言、学习写作、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如果在教学中能适时拓展相似素材,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学会欣赏,在比较中学会积累,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秋天》一诗生动地描写了果园里的丰收景象,并且用了“嚷、穿、披”等词,把苹果、石榴等当做人来写,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它们成熟的喜悦。不过,诗的语言毕竟是精练的。据以往经验,要求学生把果园的景象改写成一段话时,学生的想象总是过于单调、拘谨,语言总是过于苍白、乏味。鉴于此,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阅读课外阅读材料《故乡的秋天》一文,感受其具体优美的描写,其中描写果园的一段更是值得借鉴:葡萄紫中带亮、圆润可爱,红富士苹果像天真的娃娃笑红了脸,金灿灿的鸭梨像一个个宝葫芦,红彤彤的柿子像挂满屋檐的红灯笼,那玛瑙似的山楂,使人一见就垂涎欲滴……细细阅读,慢慢欣赏,再诗文对照,揣摩品味,学生的阅读视野就宽阔了,阅读积累就丰富了,情感、思维与想象的土壤也就厚实了。之后,让学生改写诗句,描绘秋天果园的景象,他们也就能顺利地放飞想象的翅膀,张扬个性的表达,适当运用精彩的词句进行生动的描绘。由此可见,拓展文本相似素材,比较异同,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运用。
  四、为有活水来――运用阅读积累,生动描绘
  积累、运用、表达,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品味、辨析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而且要密切关注生活、亲近自然,在留心观察、获得体验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雾凇》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选用文中的一些词语来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课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雾凇的变化过程,并巧妙地形成了一组词串。这组词串准确而生动地反映了雾凇的变化过程,即:“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弥漫、飘荡、涌向;笼罩、淹没、蒸腾”。师生动情朗读,手随心动表演雾气的变化。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既领略到了雾气凝结时悄无声息、缓慢有趣的过程,又领略到了文本语言平实而神奇的魅力。
  不久后的一个清早,大雾初降,恍若仙境。我便要求学生用《雾凇》一文中的词说说当天的雾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很轻松地用上了积累的词语进行描绘。如:早上起来,我发现天比以前暗多了,打开窗一看,原来是起雾了,顿时,一股冷气飘进了我的房间。雾气弥漫,周围的房屋看起来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上学路上,摩托车、汽车都开着防雾灯,有的还一闪一闪的,有的则不停地按着喇叭……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我还亲自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了一趟。与雾“亲密接触”之后,学生有了更多的发现:整个校园笼罩在浓浓的雾气中。河岸边的柳树间雾气缭绕,柳条低垂,好像特别沉重。廊边迎春花的枝叶上缀满了晶莹的小露珠,微风吹过,小露珠从叶子上滚下来,像在玩“滑滑梯”。枝叶间的蜘蛛网也缀着颗颗小露珠,像“宝石网”呢!操场被雾气淹没了,在操场上走一圈,连头发都湿了……这点点滴滴,汇成了我们独特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当然,我还启发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尽量展开想象,把景物描绘得具体细致、贴切新颖。
  由此可见,读写结合,首先在“读”,关键在“仿”,重点在“用”,难点在“创”。这就需要我们做文本的“知心人”,做学生的“贴心人”,做教育的“有心人”。基于文本,将“读本”化为“写本”,基于学生,尊重学生的起点和需要,基于生活,打通体验与个性表达的通道,情智共飞扬,读写两相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