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心设计语文课外作业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红艳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是小学课堂学习在时空上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补充与巩固,也是其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阵地。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外作业,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去,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原因是教师为了加强自己所教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其“傀儡”,不厌其烦地抄、写,表面上学生学到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行为方式上、思维方式上,机械地服从作业这道“文化餐”,棱角渐渐磨平,没有个性与活力。这种现象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1.重视单一,忽略多样
  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无非两种,一是占统治地位的书面作业,生字、生词、习作及习题;另一种是口头作业,如背诵课文,习题的记忆等等,完全把学生固定在一定的框架中,作业单调乏味而又机械重复。这样一刀切的模式,无视学生的差异性,造成了“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状。
  2.重视书面作业,忽略口头作业
  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课外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其实,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说、多写。
  3.重视数量,忽略质量
  教师为了加强自己所教的知识,往往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数量大,含金量低,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
  4.重视知识,忽略应用
  语文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拓展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从这些误区中走出来,优化设计与实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一、设计多样性作业,让学生的感官得到体验
  1.变写为表演
  在课文学完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我布置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将课文理解透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改编,每个学生既是演员,又是编剧,还是导演。如学习了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课本剧,兴趣活动课时汇演。学生兴趣盎然,写剧本,背台词,借服装,做道具,忙得不亦乐乎。这不仅让学生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2.变写为查阅
  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之前,我会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3.变写为绘画
  在教学《海底世界》之前,我布置学生剪、画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并在课堂上将制作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墙壁四周,把教室变成“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学生为了完成这项作业,要读课文、查资料,设计生动的造型,并在绘画中轻松地巩固词句,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4.变写为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如学了《丑小鸭》读读《安徒生童话》,学了《第一次抱母亲》读读关于母爱的文章,使课本知识得到拓展;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此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5.变写为积累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应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要强化熟读背诵,使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灵活用运。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我让学生诵读课文中描写天鹅齐心合力的句子,诵读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和名言警句。学生在这样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二、设计差异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灵活地面对不同学生,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或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要设计难易有别的多梯级作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如学习了《古诗两首》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江南春》。
  B.诵读《春日偶成》,细细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C.根据两首诗的诗意分别画画,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A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是期望学生通过比较,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难度依次提高,分别适应于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也就是说,教学要以课堂为核心,主动地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这样使学生的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活动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能力训练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了《特殊的葬礼》后,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知识、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我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环保现状,观察、分析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查找污染源,或到气象站了解大气资源状况,访问在环保局工作的家长,了解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在这些调查实践中,学生被一个个令人惊愕的数字震住,写出了一份份加强环境保护的倡议书,设计出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环保标语和宣传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还我蓝天碧水”“愿青山常绿,绿水常清”。这样,语文活动课的源泉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才会保持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
  总之,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课余生活,发展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注意优化多样,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成为出色的表演者,获得轻松愉快和满足的心理体验。
  (责编 张亚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