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静

   最佳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成为一线教师投身课改中努力追求的新教学模式。在对“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和功效性达成共识的今天,教师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所谓“情境创设”的实质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如何理解“情境”的实际意义
   谈到“情境”,许多教师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境”是多媒体动画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在大量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对“情境”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如在“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教学中,教师以出示“3.6÷0.12”直接导入新课,在教师“你能尝试自己解决吗?”“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想看到你们的努力成果。加油!”的引导、鼓励的语言中,学生的勇气及挑战性被激起。我认为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更能体现内容特点的情境创设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的本能。创设情境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学习个体对客观事物作出主动反应,当知识储备不能解决所面临的新问题时,会产生一种不和谐、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以及急需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换句话说,情境能促使学习个体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困惑、矛盾等情绪体验。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环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得出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公式后,学生会对文字公式产生一种恐惧及排斥心理,这时教师就在图形中将长、宽、高换成字母a、b、h时,让学生将文字公式换成字母公式,而且还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用S长、S正、V长和V正进行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的区别,使学生无论在感觉上还是记忆上都产生新鲜感。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细节引导,虽然没有华丽的修饰,但就是一个简单的“换”就让学生收获了较大的知识内化动力。
   因此,判断能否形成真正的“情境”,不在于问题提供方式的差异之分和氛围营造的简洁华丽之别,而应归结为本质上有无刺激和引起学习主体主动作出反应,并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境界,这才是最关键之所在。
   二、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对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素材和创设有关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从而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
   对低年级小朋友而言,“现实”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和物。颜色、声音、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因为美丽生动的童话寓言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呈现形式符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特征。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现实情境”更多是与他们有关的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可以是一些与他们自己或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对这一学段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直观性活动,更要侧重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性发展的诸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方面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
   当我们在围绕某一知识点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蹲下身子看孩子,还要深入关注他们对该知识点的兴趣程度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深入琢磨学生的真实感受,努力把握学生心理的真实起点,有机结合素材进行创造,才能走出误区,彻底改变下述常见现状:从成人视角出发将自认为生活化、趣味化的素材予以强化创设;为情境创设而创设,使情境创设成为一种摆设;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需求笼统地进行情境创设。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第三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