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作者的心 读懂文中的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管秀华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为什么好的文学作品总让我们百读不厌呢?那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积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是感情色彩浓重的文章,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我们应怎样带领学生读懂作者的心,读懂文中的情呢?
一、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小学语文所选编的一些文章,由于时代背景及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中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教授这类文章时,有必要适当地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况,及作者写作该文时的目的等相关内容。这样会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中所渗透的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例如,教学《卢沟桥烽火》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体会文中字词句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我先让学生大量收集七七事变前后日寇侵华所犯下的屡屡罪行,然后上课时我又用图片、影像等进行了展示。当学生了解到那惨痛的历史,看到侵略者的暴行和人民的痛苦,听着《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曲时,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他们读了,他们懂了,作者在描写日本侵略者的句子中所用的那些“魔爪、妄图、偷偷、蓄谋已久、疯狂”等词,满含着作者的激愤和对敌人的蔑视,读着读着,学生们握紧了拳头,他们恨不能冲上去和战士们一起战斗;读到我英勇的守军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时,学生们的心中和作者一样对战士们充满了敬意。他们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保家卫国,决不让历史重演,决不让祖国再受欺凌。因为了解了作者所写的背景,所以学生读懂了作者的心,读懂了文中的情。
二、将心比心,情感迁移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进入文中,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凭借相通语言,心有灵犀,会心会意,从而实现“作者――读者”的情感迁移。
例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当读到“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一句时,我问学生:“你看到了谁?想到了谁?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天天在山上采茶叶,太阳晒着,她头上都是汗,她的脸和手都很黑很黑。
生:我想到母亲天天很早就起来给我做早饭,送我去上学。
生:我想到我妈养蚕时,很早起来采桑叶,地里有很多的蚊子,咬得人身上到处是包,采满一大担的桑叶,我妈又咬着牙挑回家。回家了还不能休息,还要喂蚕。有一次太累了,我妈坐在那儿就睡着了。(这个学生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生:有时我想帮妈妈做事,她不让,总是说:你好好读书就行了。
生:我想到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破了热水瓶,脚被烫伤,妈妈心疼地哭了。
……
这时,我又出示了一组母亲与孩子的图片。学生看时,全都默默无语,可是我看得出来,他们正被伟大的母爱感动,有的学生在偷偷地抹泪。他们的心和作者的心融为一体了,他们完全读懂了作者对母亲的爱戴与崇敬,也读懂了作者对母亲的忏悔与愧疚。
三、浮想联翩,身临其境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帮助学生真切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从未经历过的内容和情境,这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只能停留在对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很难进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更谈不上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就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语言化为动态的具体场景,从而超越现实时空,使学生能进入到作者所创作的情境中,激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例如,《孔子游春》一文中关于春天的一段描写:“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教学时,我让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脑海中展现的是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好像看到满树的桃花开了,蜜蜂在嗡嗡地采蜜。有的说:好像看到小河边长满了嫩绿的青草,小河里的水叮叮咚咚,欢快地向下奔跑。有的说:好像感受到春风像妈妈的手温柔地拂过我的脸庞。有的说:课文中写的就是我们这儿春天的情境,到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说着,想着,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在学生的脑海中闪现,他们情不自禁地也像作者那样由衷地赞叹: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是这样美丽、这样温柔、这样慈爱!
学生只有真正走入文本,才能读懂作者的心,读懂文中的情,才能使他们受到丰富的情感教育,像歌中唱的那样“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他们的心才能感动、震撼、反思、升华,从而明辨是非善恶,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