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抓德育 重渗透 丰富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士广

  摘 要:高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他们在这个时候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中学又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接受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最佳年龄。语文课堂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以前的阅读背诵,而是增加了理解和思考的众多因素。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加入德育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念,增加课堂的德育渗透,培养他们喜欢文学的兴趣,语文课堂将变得丰富多彩。
  关键词:德育教育 兴趣 课堂 语文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许多年少时的幼稚在这个年纪都变得成熟,孩子们逐渐走入了成人的世界,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意识。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虽然不必像小学、初中那样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一些道理,逼着他们去学习,可是仍然要肩负重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学好语文,真正地对我们祖国的文化产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才智和思维都较初中学生有着很大的提高,他们不再是一群小毛孩只会嘻嘻哈哈,而是懂得了学习和思考,只是方法不尽相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再结合文史资料,旁征博引,丰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会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刮目相看,确定语文这一学科其在心目中的位置。
  一、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日常学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格调。
  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例如,学习韩愈的《师说》一文时,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了解到,韩愈在文中明确提出了老师的作用和学生择师的标准,指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就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得正确,就可以成为老师,就要学习他的一技之长,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中学生,他们之前的理解可能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时语文老师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来领悟这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思考,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评判事物,要懂得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同时还要尊重师长。另外文中还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观念,也需要对学生做好引导,要鼓励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要有信心学好本领,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去报效祖国的栽培之情。
  再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毛泽东用他伟人的胸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热情,用手中的笔书写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通过反复阅读,学生们都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向往之情,深深地折服在伟人所描述的情境当中。这时我们就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灿烂的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像青春年少的毛泽东一样,有凌云壮志,树立远大的抱负,为自己将来的远大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文史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语文是一门涵盖范围宽、知识涉及面广的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够在教学的时候举一反三,做到以点带面。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每个朝代都涌现出无数的华彩篇章,语文课本上的知识需要很多的资料去补充,如果在讲课的时候,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了解背景,加深印象,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史资料可以运用于课文的背景知识介绍中,也可作为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材料。例如,高一的教材中,学到了苏轼的《赤壁赋》,如果单从写作风格来讲,学生们不理解当时的情况,也许只会当作诗人抒发胸中感想、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的篇章。可是如果了解了当时情况,就会有一种不同的体会。苏轼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篇千古名作的?当时的社会又有怎样的背景呢?于是我就侃侃而谈,从“乌台诗案”讲起,简略地讲述当时的北宋历史,涉及到政治、历史人物的多个方面,比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朋党之争、理学盛行等等历史事件。学生们都佩服地睁大眼睛,想不到我竟然把语文课变成了历史课,也没有想到当时能够有这么多的历史名人交集在一起。紧接着我又详细地给大家讲了几个小故事,它们来自明朝《警世通言》中的名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用故事的形式调侃了王安石和苏轼两个人的恩恩怨怨,非常形象生动。历史真相也许比这要残酷得多,也冷酷得多,无论如何,王安石和苏轼确实有很多的恩怨是非,抛开政治不谈,两位同为北宋时期的文章领袖,在性格和见解上也有很多的分歧,豪放词的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学生们好像听评书一样听完了我讲的这些趣闻轶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通过这次讲解,学生们深刻地了解了苏轼写作的时代背景,对苏轼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诠释,不但加深了印象,也让课堂充满了不一样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实践中,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用一言一行来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不仅不排斥反而乐于接受,真正地喜欢上语文这一学科。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热爱并尊崇国学,传承并开拓无限宽广的文化世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5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