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作文材料如何求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褚福民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作文中,如果使用相同的材料,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分数自然是可想而知。如果作文中能创新材料,则会让老师眼前一亮,那么,怎么创新材料呢?
  
  一、积累典型人物的特殊生活细节
  
  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王业宁
  为了避免“材料陈旧”,对一些曾经或者正用得“漫天飞”的材料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这些时常被人运用的材料,只要我们感到用得恰切,仍应该作为作文的好材料运用起来。其次,比较好的一种做法是找一找这些人物还有什么不被人注意的有价值的生活细节,并积累下来。
  比如,甘肃省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就有这样的文字: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多次遭贬,但他的心中总是将苦难承载。“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东坡,依旧乐观地迎接苦难。他在给友人李常的信中写道:“虽遭贬于此,遇事者有尊主泽民者,则为之录。”这才是一代伟人文豪的处世之学:将苦难处在心底,微笑面对生活。
  这精神的三间小屋,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做柱,需要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做梁,需要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三间小屋。
  苏轼给李常的信这个细节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阅卷老师读罢定会有新鲜的感觉。这就为本文获得理想的分数增添了重重的一笔。
  
  二、运用联想找到新的衔接点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它们之间的联系或相似点。
  ――贝弗里奇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内涵,同样的材料也可以揭示出不同的内涵,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理解与把握,并键在于我们怎样运用联想找到新的衔接点。
  例如,甘肃省2008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中有这样一段话: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想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当他回到自己生命的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悠悠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我们不能改变。
  这段文字,作者把悠然自得、恬淡自然说成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使材料翻出新意,是“联想”的结果。
  再如,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缤纷成就和谐》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
  千年之前,在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穿越时空,现在仍然在我们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的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许多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也延续至今,令人敬佩。
  该文作者巧妙地由千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联想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真可谓为“联想”找到了新的衔接点――缤纷成就和谐,得到满分理所当然。
  
  三、学会组合,让异彩分呈
  
  重新组合也是创新。
  ――自我感悟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缤纷成就和谐》中有这样一段话:
  缤纷成就和谐。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漫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这从来是众口难调,也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了“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听到了“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听到了“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听到了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这段文字,组合得多么巧妙啊。
  再如,一位小作者在题为“减负,我们有了星期天”的作文中写道:
  盼悠悠,思悠悠,盼熟了三秋桂子,盼香了十里荷花,望尽了那脉脉一川秋水。终于,减负像一位风姿绰约的仙子,千呼万唤始出来,从缥缈的云端袅袅降临……
  我想说,减负――我爱你,从此我们有了星期天。
  这段文字,作者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川秋水”“风姿绰约”等词语巧妙组合,表达了独特的构思。
  求新无处不在,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是否用心。积累吧,联想吧,组合吧,作文的高分会因我们的“用心”准备好“新”的素材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良 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39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