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建春
课堂提问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说人人会用,最简单、最熟悉,但提问要用的恰到好处,就要费一番心思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这是提问艺术的高境界。
平凡处有风景,小问题上蕴藏着大智慧。课堂提问同样是一门艺术,是我们收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法宝,需要我们悉心揣摩。
一、精简设问,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有效提问才有价值。我们有时看一节课,表面上很热闹,老师满堂问,学生张口答,看似气氛热烈,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没有开动脑筋,思维火花没有点燃,对教材的理解就不会深入,就不会有自己的心灵体验,更谈不上提高了能力。
我们要杜绝这样的“笨提问”,提问要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提出感兴趣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不断“碰撞”中闪亮,在思索中获取知识,增长智力,张扬个性。只有精当的提问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良效。
二、管中窥豹,巧妙设问
提问不仅要精当,还要力求巧妙。巧妙提问,最重要的是找准问题的突破口,看似信手拈来,却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力,收到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对学生们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有一定难度,我在上课时就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作者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有人说是百草园,因为那是“我的乐园”;有人反驳,因为三味书屋的后花园,同样也有无尽的乐趣,“争鸣”到一定程度,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能找出最合理的答案:“我”热爱大自然、喜欢那种没有束缚、没有压抑的生活。巧妙设问,找到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拨动学生的兴趣之弦,才会“投石冲破水中天”,涟漪荡起,满堂生辉。
三、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越深越好吗?自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如果超出他们的智力水平,只能是揠苗助长的结果,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进行“深题浅问”处理。
比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菲利普夫妇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的“善变”体现在哪里?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盼于勒回来”、“打发于勒出去”、“极度赞美于勒”、“咒骂于勒”“躲避于勒”等;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提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很容易地回答:“对金钱的钟爱”,最后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设问,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就容易了。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抛砖引玉,拓展思维
有效提问,固然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但回答的问题总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因此,除了重视问题的设计外,教师还应更多地提出一些“话题”, 然后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交谈”。话题很宽泛,也不设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的氛围更自由,这样的形式更开放。比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们围绕“金钱”的话题自由讨论。同学们有的讲述身边的见闻,有的谈出自己真切的感受,还有的同学辩论了起来,对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大有裨益。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摆脱了“牵制”的处境,认知往往是多元的,更能拓宽思维空间、锻炼思维能力、体现主体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我们要牢记这一教诲,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用手指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追求“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用心做一个“问的巧”的智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4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