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三部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深刻:“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字储备量、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并有一定的兴趣去了解未知的东西。阅读,事实上已经成为初中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但是,我们也明显看到,初中生选择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阅读的能力参差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加强课内外阅读引导,激发阅读热情
搞好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对语文阅读有了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热情而耐心地去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他的语文能力也就会在阅读活动中发展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有两条途径,就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一是通过课内讲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讲读课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并不难,只需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行了。
二是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始,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见到读物能主动去读的习惯;其次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还有就是老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名著和杂志让学生有选择的阅读。
二、方法指导,精读与泛读结合,朗读与默读并举
(一)精读与泛读指导
对中学生来说,精读与泛读都是接受素质教育以及未来专业教育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为了使学生阅读不走弯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
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一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从读物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思想和语言营养;二要指导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学会圈、划、评、记等阅读本领,这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学问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作批注读书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1.批注的类型。批注主要类型有:析含义、议内容、谈感想、存疑问、类举补充、评写作方法、表达观点等。
2.批注方法举例。首先是选择经典语句批注。如指导学生选择经典篇目朱自清的《春》中的句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可以批注为:用拟人的手法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
其次是选择有疑问处批注。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读书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如阅读李森祥的《台阶》,有学生会发出一系列的疑问: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既然造的是新屋,为什么题目不叫“新屋”而叫台阶呢?
再次是选择文章的留白处批注。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这些空白会让读者去思索、揣摩、想象。如有学生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时,就在结尾处作了这样的批注:小说结尾处写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么他会不会死,死又是如何死的,课文中孔乙己最后离开咸亨酒店时的情形到孔乙己最后的消失,这中间应该有故事的,然后,这位同学展开想象,续写了一段孔乙己临死前的不觉悟、可怜、周围人的冷漠的一些细节。这样的批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泛读,一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二要注意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多读书;三要教师示范,身教。要让学生觉察他们的教师就是“泛读的行家”;四要坚持让学生从独立泛读实践中学会泛读;五要鼓励学生多读各式各样的文章,期刊,报纸,伟人或名家著作。初中学生还可多读一些科幻作品,童话,幽默故事,富有哲理的诗以及其他科普益智作品等,要不失时机地看新作品。
(二)朗读与默读指导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1.情境再现。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教师不妨简介作品写作背景或用一些和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的录像、音乐、图片等资料,或者是让学生回忆过去亲身体验过的生活,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和理解课文,提前进入角色。
2.感知课文。不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情感去读,无论是对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方面,还是在理解课文方面都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学会倾听,对一些感情复杂的句子做重点指导。
3.配乐朗诵。最好能选一些适合课文的音乐做渲染,调动学生的感官。
4.模仿提高。教师多提供一些名家的朗读作品,让学生在技术层面上模仿朗读。
如何指导学生默读?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1.课堂激趣,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浓厚,有新鲜感和好奇心,注意力集中,是培养默读习惯的良好时机。教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内容设计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快速默读。
2.多读为主,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课上,让学生认真默读,以读为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就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写出从中受到的情感熏陶。
3.加强指导,提高默读能力。开展测量阅读速度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能力,激发学生边读边想,有一定的速度。
三、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共享阅读成果
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通过班级读书心得专栏、制作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览比赛、好书推介、阅读小博士评比、“读书成果记录袋”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所知、所感、所悟以及情感上受到的熏陶,启发他们品尝读书成功的喜悦,取长补短,共享阅读成果,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通过这样经常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在经常的读书活动中养成,其阅读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6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