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国辉

  摘要: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在写作中,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往往会禁锢人的思路,妨碍甚至窒息学生的想象,导致写作上的公式化。那么,教师应怎样帮助学生破除写作上的思维定式,打开想象之门呢?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 创造性思维
  
  一提起语文,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出现“作文”二字,也正是这两个字令千千万万的学生头痛,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更是愁眉苦脸,把“作文”看作包袱。是什么导致学生如此惧怕作文呢?
  从学生实际来看,掌握知识并且能真正运用知识的很少,原因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没能更好地发展。我们仅仅满足于对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及语法知识的回忆――思维定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在写作中,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往往会禁锢人的思路,妨碍甚至窒息学生的想象,导致写作上的公式化。那么,教师应怎样帮助学生破除写作上的思维定式、打开想象之门呢?
  
  一、应倡导学生写作放胆文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中小学的初始阶段的作文教学中,不新强调种种规矩,应该让孩子放胆去写作文,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作文,其实就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爱憎分明之感,在材料的选取上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敢于突破固定模式的束缚,真人真事、虚构的故事、大众媒体传播的、书上看的、街谈巷议的都可以写。凡是写作中的一点新意、新思想、新设计、新方法都可以成为创造,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然,这要以生活为原则,以文从字顺为原则,以真诚为中心。提倡生活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学习怎样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因此增强生活能力,理解和热爱生活,从而找回“自我”,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著名作家刘厚明曾说过:“写文章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实情感,离开了亲身的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只有深入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才会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做到不拘于形式,顺手拈来,挥笔成文,使之逼真。
  
  二、读写结合,培养驾驭文字的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要素,阅读侧重于“理解”,写作侧重于“运用”,二者相互促进。“古为今用”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反复阅读、反复体会,由学生自身从心底真切感悟,才能真正驾驭文字。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
  叶圣陶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明确提出:“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看,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说,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至于听,要有广播员那种“听的敏感”。“善于听人家的语言,读人家的文章”,“必须特地留意人家怎样用词,怎样表达意思,留意考察怎样把一篇长长的语言顺次地说下去”。至于写,要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习惯”,构思时“先写提纲”的习惯。他说,写成一篇文章,要“站在旁人的地位,把自己的语言念一念、听一听,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就是修改。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作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作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活的海洋,对于“作文”本身空间意义的拓展,很有必要。进行写作指导时,讲解不宜过多,应引而不发,留存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想象的本质就是创新。想象与创新的实质是思想的解放、个性的张扬、生命激情的宣泄。因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作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发出对写作的热爱和渴望,从根本上消除写作活动的心理障碍。只有当学生的写作心理动力调动起来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把写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真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哲学家艾米・查提尔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在教学中,老师应从艺术高度来审视“真实”,告诉学生“真实”绝非只是真人真事,而且包括作者想象虚构出来而又符合生活实际的东西。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自觉展开想象的翅膀,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
  爱因斯坦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有了想象,学生写作就不会笔杆僵滞、愁眉苦脸了,他们会自觉地因情造景,自由发挥,进入再造与创造的想象空间。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布置能够激发想象的作文题目,如“假如我是……”“如果我还能活三天”等,学生要写好这样的作文,自然要翻阅有关资料,这就扩大了学生的想象。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片段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如放一段录像,然后卡断结局,让学生想象结局的可能性。这类训练只要设计合理,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
  以上是笔者初步提出的一点心得,其效果在实践中突显。然而具体的操作却不尽相同,相信每一位语文爱好者都有自己的见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