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思维训练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永红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保持语文课的持久吸引力与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课堂上的思维训练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思维训练的几种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以情激思
情境即是写文章或说话时所处的种种具体环境。它包括社会、人文、网络、环境等非语言活动时的语言信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人生阅历、社会环境、思想观念、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造成阅读与写作中的不同程度的困惑。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特定情境内容的再现,以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提供契机,也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环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具体地说,以下几种方法不失为有效方法。
1 丰富情境,训练直觉思维
创造活动需要逻辑思维,但更多的是依靠直觉思维,自觉思维实质上是大脑的一种高级理性“感觉”,它以极少量的本质现象为媒介,直接预感和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它是创造力的起点,是创造思维的源泉。由于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人为化的环境: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对情境的不断丰富,这就使情境成为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凭借。例如,在教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时,在引导学生揣摩赫耳墨斯的性格特点之后,不妨启发学生想象文章结尾赫耳墨斯听了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的话后尴尬心理和表情。这样就为提高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捕捉关键因素的能力创造了训练的机会。
2 拓宽情境,鼓励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它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溉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任意发散。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情境教学十分重视通过拓宽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答案。阅读《效颦》这则寓言时教师则可通过拓宽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得出多种观点:(1)批评东施不顾自身条件,生搬硬套,不仅美不了,还要招笑。(2)规劝东施,丑亦有其美,贵在身心健康。(3)东施有爱美之心,但不懂致美之法。(4)简单的模仿并不美,因人制宜、合理创新才是美。(5)西施的美是艺术中的残缺美。(6)批评东施的乡邻闭门指责是不对的,应当关心同情,与东施为善。这样通过拓宽思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 超越情境,突破思维定式
定式思维往仕使思维受到局限,甚至僵化而缺乏灵活性与广阔性。情境教学则通过情境的超越,打破思维定式,从而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各个方向,若能用逆向思维破除“从来如此”的思维定式,从反面去探索,反其意而思之,就会有新颖而独到的发现。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用逆向思维突破定式思维。如过去人们一直把“管宁割席”作为不慕虚荣,不贪金钱的高贵品质来大加赞赏,而有一个学生则运用求异思维写了一篇《从管宁割席说开去》,从另一角度指出管宁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要积极帮助,提高其思想认识,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而不应该一刀两断。文章别山心裁,很有新意。
二、质疑激思
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思维,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人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到的有效方法。
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助其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从有疑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两个循环往复,在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当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通过示范,具体指导他们怎样发问,怎样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怎样抓住问题的关键,怎样分清哪些是表面的、次要的,哪些是内在的、主要的。当学生有疑有惑时,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情形,此时,要鼓励他们展开讨论,因为课堂上的争论能激起思维活动的高峰,能导致新异的思维成果。例如,在教学《苦练》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袁伟民教练是陈招娣的陪衬人物,但课文对袁伟民的外貌不作描写,我们不了解他长什么样,人物形象显得太模糊了。问题一出,惹得学生哄堂大笑。但老师首先肯定他读书认真,敢于提问,有胆量,然后指出这个问题虽不是文章关键性问题所在,但有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开展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阅读思路不断打开,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加深了一层,正由于这种“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不断交替,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
三、对比激思
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课文的深刻含义很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倘若一点点剖析给学生听,又剥夺了学生动脑的机会,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果树立起一个参照物与之作比较,那就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甚至可以不教自通。如对《出师表》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只理解了文字表面的一层,即诸葛亮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和对刘氏父子效忠的心愿,表达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其实,此表还有更隐秘更深刻的含义。如何让学生理解语言以外的深意呢?于是,笔者采取对比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对学生说:“诸葛亮不仅会打仗,还会写文章呢!你们看这篇《出师表》。”学生一听,便米了精神。于是笔者“顺水推舟”道:“刘禅对诸葛亮的身世很清楚,诸葛亮干吗在‘表’里罗嗦,实在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学生说:“不是。这里也藏着另一层意思,即当年刘禅的父亲三顾茅庐,而你刘禅不能没有你父亲那种胸怀和品格呀!”笔者肯定地说:“对,这才是诸葛亮要说的真话,但对阿斗就不能这样直来直去。”通过曲直两层意思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开掘,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巧妙运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语文的广阔天空里自由翱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81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