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晓丽

  摘 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快速转变角色,由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1.改变导入,创设情境。2.探究内容,注重实效。3.拓展精当,作业灵活。
  关键词:情境 探究 拓展
  
  面对新情境一轮的课程改革,许多人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通过自己的揣摩、解读、体味,沿着课改的思维逐步走上新路。但仍有一些语文教学的误区,在我们的教学中无法避免,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新课标下理想的语文课,这确实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边改边教的同时,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继承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又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基础上,把学生当做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动用我们的思维,点亮学生心灵的火把,让语文课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又能扎扎实实收到实效。
  在功能上,旧大纲以知识为本,新课标以人为本;在性质上,旧大纲强调工具性,新课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理念上,旧大纲强调知识和技能,新课标强调语文素养;在目标上,旧大纲重视知识点,新课标重视立体化,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所以,在我看来,新课程的改革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着人性化的高度,从尊重人的角度看待工作对象。它要顺应人的思维,不禁锢,同时也不放纵,让个性发展、彰显,又引导其不偏离正轨,协调共性并存,但结果是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结果,并非硬性填塞,没有选择。有了这样的理性概念,我们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改变教学策略,所以,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的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导入,创设情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导入比较生硬,不太侧重情感的渲染、情景的设计、语言的精巧及与课文标题、内容的切合与相融。有的教师甚至是开篇即是今天我们要上什么什么课,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学习语文之前,作为人他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而我们硬生生地要他们跟着我们的思维走,这显然难以调动他们的激情和积极性。所以有人说:“好的导语像磁石,可以把人发散的思维集中起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介入,更为我们的导入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而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不同,导语也必须随文而变。例如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也可以以老师讲故事或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讲《芦花荡》一课时,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给学生讲了河花淀中妇女们智斗敌人的故事,同学们马上群情激扬,纷纷畅所欲言,也想讲自己知道的故事,有讲小兵张噶利用陷阱戏弄鬼子的故事,有讲王小二把敌人领进埋伏圈的故事,有讲地道站的故事,然后我再把学生引到老头子智斗鬼子的故事,同学们急切地想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很快就进入了情境。
  对于优美的散文,我们可以借助大屏幕投影,借立体的画面来感染学生,或让学生看风景图片相互交流,对于情感较浓的文章,我们可以用优美典雅、情深意浓的抒情性的语言导入,还可以借用歌曲、录音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
  但切记,导入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冲淡化了主题,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如:讲《安塞腰鼓》就开场来10分钟腰鼓表演,学生就很难回过神来,进入课文研读。讲《邓稼先》就放很长一段原子弹、氢弹爆炸纪实,这都不太合适,语文课要讲究度,导入更应讲究度,因为它只是引子。
  二、探究内容,注重实效
  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把学生真正看做一个有情感有要求的个性载体,珍视他们的求知欲,利用好他们的学习热情,确立好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并不是一个改变形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下,主动地探究问题实质,所以课改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方式的改变讲究最真的实效。
  所以,课改过程中,常常会有人走进误区:
  1.问题太多太杂,学生大脑被问题充满,来不及回味文章中的语言的内涵,被问题轰炸得头晕脑胀。
  2.小组讨论过多,学生毕竟年龄有限,只要给他们活动空间,他们就会出现失控现象,如果不注意规划和引导,很容易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热热闹闹,收效甚微。
  3.对学生评价过于宽松,不置可否,甚至盲目评价,让学生过分发挥个性以至于模糊或偏激。
  记得我刚教语文的时候,新课标还没有实施,那时拿教参就可以讲课,我们把教参的问题答案毫无疏漏地灌输给学生,以至于学生考试前把答案背的滚瓜烂熟。而现在怎么可以呢?
  1.教参就等于一本教材,得教师个人内化、吸收、把握。
  2.考试并不照教参一字不漏出题。
  3.中考甚至不考课内阅读。
  4.知识灵活多变,只传授教参不培养能力等于作茧自缚。
  所以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方法,迁移能力,注重积累,适应开放,教师如果不深入课本,根本收不到实效。
  记得我从前在讲课文的时候,就像剁肉一样把课文细细地咀嚼开来,我们手中握着答案,无论学生怎么回答,我们都会设法把答案引到我们的结果上来,然后还要形成文字,其实这等于请君入瓮,玩捉迷藏,学生根本不是主体,他们的主动性没有被发挥出来,讲《孔乙己》许多老师能够说出这课教参上设计了多少问题,每一个人物描写体现的性格可以倒背如流,咸亨酒店里的人哄笑了多少次,起什么作用等都要求学生背诵清楚,有的学生甚至答案都背下来了,而问题是什么都不清楚,经常出现答错题的现象。
  而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应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亲历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我在讲《孔乙己》时改变了教学策略,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概括后,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把有疑惑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然后把自己勾画的进行分类:疑惑处是语言问题还是内容问题,是字词问题还是标点问题,是结构问题还是主题问题。欣赏的是句子还是词,还是短语,是修辞还是表达方式等等。这一环节的设计等于全面激发学生的个性思考,把他们所能领会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先按领域划分开来,把他们当成主人。而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去梳理、去引导、去进行角色转变,否则,胡乱地一讨论、一争执,课堂搅成一锅粥,稀里糊涂的一节课,没有一点语文味,更收不到真正的实效。
  三、拓展精当,作业灵活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每节语文都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注意沟通课堂内外,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向外拓展的时候,能够深化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富有思考的灵性,有开放意识,在拓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作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灵活而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想检验自己的冲动,激发他们延伸语文课堂所学内容,从而达到作业是检验学生的能力的最佳境界。
  例如,新课标伊始,我在讲《珍珠鸟》一课,就走进了一个误区,珍珠鸟的主题是反映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我在领学生学习完课文的内容以后,在拓展练习这一情节,我安排了一个近千字的一篇反映一个老人为护鸟而付出惨重代价的故事。故事是有一定的震撼力,但是由于过长,学生发表见解的时间所剩无几,而这篇文章学生的体验是赞扬老人的善良,抨击打鸟人的残忍,形成的结果是人人要爱护鸟类,增强环保意识。其实这拓展除《珍珠鸟》中作者爱鸟与本文护鸟相结合之外,与本文的中心“信赖”已经偏离。这一不精当的拓展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深化,不能切合文章主题,达不到知识的有效迁移,而当我听到鲅鱼圈尹晓辉老师的这一课时,我幡然醒悟,她的拓展是请你谈谈“信赖”在我们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中的作用。这种拓展一下就把学生思维拓展到语文观念中去,学生们的思维一下被打开,往日的日积月累如数家珍般迸发出来,有谈正面的、有谈反面的、有谈身边事的、有谈陌生人的,国内的、国外的、国与国的比比皆是,这不仅升华了原文信赖这一主题,而且为作业的灵活性要求打下基础。比如可以再收集一个信赖的故事,写一篇信赖的日记,找一找关于信赖的名言等等。
  所以拓展的精练恰当,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升华,更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形成,同时也为作业的灵活性、趣味性、丰富性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课改是一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革命,它不等于推翻所有,花样翻新,我们一定要从以人为本出发,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把三维一体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恰如其分地导入,注重实效的探究,灵活恰当地拓展,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燃烧起语文家园的圣火。让我们把学生塑成有活生生的载体,使他们融入到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情感的氛围中去,在大语文的家园里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雎文龙,忠汉,廖时人.《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付春道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3]齐欣,赵田峰著.《中国教育调查》.九州出版社.
  [4]龚春燕,杨勇.《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漓江出版社.
  [5]《韩军与新语文教育》.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一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7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