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掌握重难点内容。在学校内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务实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不能代替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必须形成"三案"即教案、学案、练案。重点研究三法:教法、学法、评价,实现三个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
   二、关注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但联系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质或现象,而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
   三、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化学学科高效课堂的表现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让自己去发现解决,学生能总结出来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学生能提炼概括的概念由学生自己去归纳,学生自己能表达的文本让学生自已去解读体悟,学生能完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学生能自己决定的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在高效课堂中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
   四、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与学
   有思考性是课堂的生命力所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保证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的核心是问题。为此,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能引发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五、抓实学生训练反馈,坚持"三清"措施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的有效手段,提倡学生作业校本化。作业的目的就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所以必须保证当堂学生作业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作业内容要根据教材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量适中、难度适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学生作业要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学生巩固、运用新知识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三清"是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清"不是考,"清"的对象不是所有学生,而是未能完成基本任务的极少数学生;"清"的内容就是基础知识;"清"的方式不是试卷,而是书本;"清"的时间不是双休日、节假日,而是在校七小时之内的边角时间。"堂堂清"是关键,达到了目的就用不了"日日清"、"周周清"。
   六、坚持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高效课堂的评价主体,应从"重教"转向"重学"。我们的评价要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等。充分研究学生,要清楚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评价重点要从"形式"转向"效果"。
   七、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活动回归生活
   化学教学应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课堂教学从新课导入、创设情景、实验操作、习题设计、活动组织等各方面都要精心准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
   2、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改造实验、创造实验,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手做实验。通过问题启动探究、深化探究、反思探究,把问题的解决与新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有生命力。要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就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事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8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