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考点解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胜文
一、高考考点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其考查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三个方面:
(一)词义理解错误。对成语的词义理解错误,常由以下具体原因引起:
1.理解记忆模糊不清。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因为对成语的理解记忆模糊不起,句中显然是把它当成“首要”来理解,从而发生了误用。
2.望文生义。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分析:句中“文不加点”中,“点”意为“涂改”,成语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例句中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3.近义混用。例: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分析:例句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形容迅速流传,或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4.误用词性。成语属于固定短语,本不存在词性一说,这里所谓的误用词性,是指误用成语的造句功能。例: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分析:例句中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指用兵的谋略。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二)使用对象错误。指因为误解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而导致句中的陈述对象与成语的适用对象或范围不合。例:至于那种一谈及市场就色变、抱残守缺的人,他们在色彩纷呈的新生活面前,只是痛苦地闭上悲观失望的眼睛,他们同样急待改弦更张。分析:“改弦更张”是指换掉乐器上旧的弦,安上新的,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变更方针、政策或做法等。(更,变换。张,给乐器上弦。)句中用于表现改变思想观念,使用对象显然不当。
(三)褒贬失当。指把成语的褒贬色彩用错。例: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这里可以换为“跃跃欲试”。
二、复习对策
1.从历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可以知道,高考考查的是常见的成语,有的还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如“汗牛充栋”),所以复习时不要将精力放在冷僻的成语上。同时这些成语又是常被用错或用得不恰当的,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生活中(甚至报刊杂志中)的用法来作判断。
2.作相当数量的成语积累,是做好成语题目的不二法门。积累成语,除了准确记忆词语含义以外,还应对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予以主动的特别的关注。积累成语是要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要注意结合相关的例句(包括误用成语的例句)加深和巩固对成语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成语的意义,才能避免词义的错用,从而不犯望文生义,近义混用和误用词性等错误。
(1)理解成语中关键字的含义,进而理解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例:“不刊之论”中,“刊”指消除,“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这个成语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刊登”“刊载”,从而把这个成语解释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2)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和形容义,从而全面掌握成语的意义。例:“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了解该成语的原义和比喻义,使用时就不会出差错。
(3)考虑成语的造句功能。成语属于固定短语,从功能上分,有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的不同,相应的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句功能。复习和做题时常考虑的是成语能否作主语或宾语(或主语、宾语的中心语),能否作定语,能否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能否接宾语等。
例:娟子一脸的坚定:“就是到天涯海角去,我也跟着你。”(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例:看了穷困地区的孩子失学的报道,他不禁喟然长叹。(动词性短语,作谓语中心语。但不可以接宾语,如说“他喟然长叹军阀统治下人民的苦难”,就是错误的。)
从结构上分,成语又可以分成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形补)短语和主谓短语等。其他短语都可以划入短语的以上三个功能类别(即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只有主谓短语需要另作分析,其造句功能与一般的主谓短语相似。如“在这次司法考试中,谭晓虽然名落孙山,但他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明年他定能成功。”(主谓短语,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如“名落孙山的蒲松龄终于决定放弃,这一放弃,历史上便少了一个腐儒,文学上又多了一位大师。”)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并列式结构的成语,如果是由两个主谓结构并列而成,仍具有主谓结构短语的特点,如“人仰马翻”;如果由两个名词性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仍具有名词性偏正结构短语的特点,如“豪言壮语”;如果由两个动词性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仍具有动词性偏正短语的特点,如“呕心沥血”;如果由两个形容词性偏正结构并列而成,仍具有形容词性偏正结构短语的特点,如“诚惶诚恐”。
(4)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理解记忆一个成语意义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把相近的成语拿来作比较辨析。这种比较辨析可以使你同时准确而牢固地掌握两个或多个相近成语。例:复习“骇人听闻”时,可以把“耸人听闻”拿来辨析。通过辨析就可以发现,两个成语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但“耸人听闻”还有“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的意思。如:“他们散布了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企图扰乱人心。”这句中的“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因此用“耸人听闻”来与它搭配就比用“骇人听闻”更恰当。
(5)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注意: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注意。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理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理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
(6)弄清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a.老练而自负的人;b.没有朝气的年轻人;c.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7)注意成语超常运用的特殊性。对成语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见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见用法。如果被成语的常见用法束缚,对非常见用法一无所知就可能做出误判。如1995年的“想入非非”(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就属于非常见用法的考查。很多同学只知道“想入非非”常指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却不知道它的非常见用法是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结果失误。
三、应试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是提供语境,让考生加以辨析,注重考查学生对成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考试时辨析成语使用,应借助平时的积累,在回忆成语本身的含义及造句功能、适用对象及范围、感情色彩等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考题中成语使用的语境。在辨析中要做到“三审视”:一是审视句意对句中成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发现词义理解错误类的错用;二是审视成语的适应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述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发现使用对象或范围不当类错用;三是审视成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相通,发现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类错用。在考试中遇到未曾积累的成语或尽管学过但理解记忆模糊的成语时,要注意结合文言实虚词的知识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如果涉及到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话),然后努力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或报刊中听到的、见到的含有这一成语的句子,从中揣摩该成语的正确用法。虽然这一方法不是绝对准确,是不得已的方法,但不少时候也是有效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