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职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忠兵

  摘 要:本文从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入手进行了概述,重点论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形态 特征 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建设反映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校园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一种精神文化的统一。从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1 高职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校园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校园形象、提高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校的文化品位主要校园建设来展开。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 高职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态分层和特征
  
  第一是物质文化形态及其特征,此层为表层显性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标志,有外观性、实用性,给人以感受性。第二是制度文化及其特征,是学校为顺利开展各项体育工作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体育教学、娱乐、竞赛等活动中要求教师或学生遵守的规程、行动准则和文化体系,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权威性、概括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第三是行为文化及其特征,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表现,是体育本身构成的文化,它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特征。它有功利性、自主性、流行性、群体性、多样性、表演性。第四是精神文化形态及其特征,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是校园的向心力凝聚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并成为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具有教育性、导向性和感染性等特征。
  
  3 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它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在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它对改变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和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也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大舞台,有了校园体育文化,就营造出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校园体育文化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说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它不仅能起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体育运动中所崇尚的一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一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强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质,一种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修身养性、保持健康的方法,营造健康向上、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在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熏陶中,在忘我拼搏中,锻炼了意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体育及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永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体育对振奋学生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展示学生的形象、提升学校的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4 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从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不仅密切相关,而且对素质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可以极大地推进素质教育。
  4.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的社会群体。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导向性、教育性、感染性,因此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运用学校的各种传媒,宣传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克服困难、挑战极限、为国争光的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体育比赛和竞争较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加强道德修养。另外,体育活动的群体性特征,为培养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提供了条件,通过群体比赛,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2增强学生体质,维护学生健康。
  高职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建设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只有具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以充沛的精力去建设祖国。校园体育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和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利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
  4.3 开发、增强学生智力。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智力开发提供了条件。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利示范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比赛利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流畅性和灵活性。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活动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4 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当今社会处于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积极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育运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体力、智力和能力的竞争,是最富有竞争性的领域。体育运动以其竞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参与,成为学生认真学习、公平竞争、不断进取的最好课堂和演练场。在运动场上,学生在体育规则的约束下,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每个人不怕艰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必须用自己真实的才能展现出高超的技巧,表现自己超人的“本领”,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和赞美。体育运动把人生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成功、失败、挫折、欢乐、惊喜和痛苦等情感融注于短短的瞬间,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在这一个过程中,人们懂得了如何去克服惰性、战胜自己,如何去为理想拼搏进取。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是一个不满足现实、追求发展、不断创新的特殊群体,进取的行动表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掌握上,而体育运动正是培养他们进取精神的催化剂,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4.5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对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同时还直接是关系到能力素质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带来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通过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促进自身各种心理素质的不断发展和个性的日趋完善,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勇敢、坚强、机智、果断、开朗和热情,这也是其他活动形式所不及的。
  4.6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行为尤其是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实际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每个人在体育运动中有一定的位置,或真实或模似地扮演一不定期的角色,无形中充当了社会角色的扮演,因此,有人把体育课堂称之为“社会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以学习掌握社会规范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感,形成健康人格,成为一个遵守社会公德、担负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并使自己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7培养学生健康的审判观念与审美能力。
  在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中,各个运动项目、各种身体练习、体育竞赛和表演,以及体育雕塑、体育建筑、体育场地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4.8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体育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如集体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敬业笃学精神、竞争开拓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博学创新精神等等,把体育精神与校风、学风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校风、学风的有机成分。这样,当大学生投身于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沉浸于充满生机和精神氛围时,他们就会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发奋努力的情感,使心态得到优化,情操得到陶冶,校风、学风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南。
  
  参考文献:
  [1]马红玲.校园体育文化和课余体育活动[J]. 山西财经文学学报,2002.2.
  [2]成守充.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范围初探[J]. 四川体育科学1995,(3):49-52.
  [3]马万风.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7.
  [4]朱柏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1999.2:59-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1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