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宏辉
摘 要: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体系当中,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连接教学科学与实践的桥梁。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艺术手段上下功夫,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艺术大致可以分为:教学过程的艺术、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的非语言艺术以及板书的艺术等形式。本文就教师教学过程的艺术,探析了教学过程中各种艺术的特点及功能,并举例介绍了教学艺术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 教学 艺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与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树立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是相符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状态,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可以培养他们具有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发展其智力,达到全面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传播、学生技能的培养、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想与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可以说,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从整体上来说,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引入兴趣的导入美、波澜起伏的流程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回味无穷的结尾美。这样我们探讨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就可以从导入的艺术、问答的艺术、启发的艺术、结尾的艺术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如何使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贯穿于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1 导入的艺术
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上理论课还是实验操作课,教师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恰当自然地导入新课,这就涉及导入的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巧设一个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序幕”,就会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启思维的机器,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这就好比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可以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强烈的渴望读下去的心理。常用的几种导入艺术的方法有: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悬念法、趣味法(生动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板书等)、情境教学法等。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风格、内容以及自己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切不可生搬硬套。
下面以高中生物选修模块3中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为例,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
1.1 常规导入
上课仪式之后,采用直白方式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我们在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基因工程的三种基本工具,还记得吗?”……
1.2 情境教学法
上课仪式之后。
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这段视频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播放学生们感兴趣的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过程的视频。)
师:视频我们是看完了,通过视频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了,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已成功培育出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
师:很好,那究竟如何才能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来呢?
生:让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可培育出抵抗棉铃虫害的抗虫棉。
师:对,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哪些相应的工具?
生:一是“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二是“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三是“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别学习DNA重组技术的这三种工具。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第一种导入的方式直白、平淡,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而第二种方式通过创设情境(以视频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科技意识),提出问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问答的艺术
问与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亦是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得到。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问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比如说: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另外,提问还要面对全体学生,而答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回味性。前面情境教学中用到的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的形式即是问答艺术的一种。
例:在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的作用时。
师:由此可见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即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在此,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是否还记得我们曾学习过的另一种可以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叫什么?
生:DNA聚合酶。
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下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生:不是一回事。相同点:形成磷酸二酯键。不同点: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2)DNA聚合酶需要以一条DNA链为模板;而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这样适时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总结,让学生自己得出准确的答案,既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混淆,又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另外,对学生的作答,教师要力求正确清楚,有时候,学生的回答离题太远,不得要领,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机动地根据问答的实际情况加以组织和诱导,以达到教学要求。
3 启发的艺术
启发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情况都是靠启发进行的。启发的艺术是指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巧妙的教,这就好比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一样,是需要时机的,如果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很难奏效。另外就是要教得巧妙,只有时机而没有巧妙的艺术也不容易成功。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所以,要废除“满堂灌”,提倡启发式。但启发式并非提问式,设疑、激疑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冲破层层难关,真有所得,并获成功的喜悦。启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很多,如诱引法、点拨法等。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难以理解和接受,因而回答也不得要领,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对学生加以启发,以利于学生解答接受。
例:与学生一起学习“分子运输车”――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四个问题,以此来分析作为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1. 作为分子运输车――载体,如果没有限制酶切割位点将会怎样?
(教师适时点拨,设疑限制酶切割位点的作用是什么?师生进一步解疑得出限制酶切割位点可以被限制酶切割,进而目的基因才可以插入。)
生:载体没有切割位点,外源的目的基因不可能插入,因此就不可能被运输到受体细胞。因此,要有1至多个限制酶切点。
2. 霍乱菌的质粒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你会用它来做分子运输车吗?
(教师适时点拨,设疑霍乱菌对受体细胞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并进而归纳出霍乱菌是一种致病菌,其质粒对受体有害,将影响受体细胞新陈代谢,进而使转入的目的基因也无立足之地。)
生:不会,因此我们选用的载体必须对受体细胞无害。
3. 假如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转基因生物能有预想的效果吗?
(教师适时点拨,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我们将不可能获得基因的产物,实验将没有意义,而且目的基因在细胞增殖中会丢失。)
生:不可能有预想的效果。因此,导入的目的基因的载体要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
4. 目的基因有没有进入受体细胞,如何去发现?
(教师适时点拨,如果载体上有遗传标记基因,这样,在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就可通过标记基因的表达来检测。)
生:我们选用的载体必须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对载体必须具备条件的分析是本节的难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适时的点拨、诱导才能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想到科学工作者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困难,才会明白预先为什么要选具备某些条件的载体,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
4 结尾的艺术
俗话说:“有始有终。”所以,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开始时引人入胜,具有吸引力,而且结尾要求更加精彩,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结尾的艺术性,对这一环节精心设计,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例:在学完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这一课的结尾,以一道与开始视频相关的题目来结课,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根据所学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完成表格。
这样的结尾,既复习了本节课所学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作用,巩固了新知识,又让学生学有所成,感到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同时也激起他们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
诚然,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正因为这样,它才包括了许多种艺术类型,各种艺术类型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我们只有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创造、掌握各种教学艺术,使各种教学艺术相互协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才能使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晓霞.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2]张武升.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法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4]周美珍.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6教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