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物理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三录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物理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师生互动好处,要敢于让课堂“活”起来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要敢于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二、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要像一个导演,学生就像一个个火炬,教师要不断地去点燃他们,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发言,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教师更多是指引者。学生像车,教师往车上加的是油,而不是上货,一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课堂给予他们的是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所以,我们教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情。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三、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精心“设疑”。
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新疆地区会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二)“正反”对比。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概念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种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他们在知识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正反对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例如,我引导学生对“假若真空可以传声,假若真空不可以传光”进行讨论,学生发现,宇宙太空每时每刻都存在比原子弹爆炸还可怕的声源,若真空可以传声,地球上的动物已因为无法忍受而灭绝了。而假若真空不可以传光,地球将会是漆黑一片,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地球上的物种也会因失去太阳的光辉而灭绝。这样的讨论,学生印象深刻,比死记硬背“真空不可以传声,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强得多。我们还就“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假若光不是直线传播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并对“日本科学家发明的隐身衣的原理”这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四)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
四、充分挖掘学习素材,增强物理课堂活力
(一)关注重大的社会时事,将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引入课堂。
初中学生已步入少年时期,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已不亚于成人。适时合理地收集一些时事事件,用物理的眼光加于整理,作为学生物理学习的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感到物理确实有用。如:在“神州六号”成功载人登上月球的激动时刻,我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讨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发射台下为什么要建一个大水池?起飞时为什么会看到大量的“白气”?等等,学生情绪激动高昂,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堂。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
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光的反射时,如果居住区附近的办公大楼安装的玻璃幕墙影响居民的生活,你会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学比热容的有关知识时,提出如何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他们制作出的无尘粉笔:形状像口红,给粉笔套上套子,拧出来可用,保护教师的手;环保板擦:擦体黏在木板上,擦子不能用时可以撕掉,重新黏新的擦体,对我国林业资源进行保护。
总之,新课程的课堂的灵动与鲜活,不仅表现在表面上内容、形式、情境上的“活”,还表现在实质上的知识吸收、经验形成、智力活动、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精神升华、生命发展的“活”。只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摆正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他们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