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图示理论与翻译过程中的冗余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惠 王红成

  摘要: 图式理论对人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的基础性解释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在涉及认知、理解、记忆等大量心理过程的翻译活动中,图式理论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译者可以依据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对冗余信息进行衡量和取舍,在冗余不足和冗余过量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帮助读者激活已有图式或建立新的相关图式。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冗余 翻译过程 翻译策略
  
  1.引言
  Kant提出,图式(schema)是组织人们世界知识的内在结构,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联系才有意义。现代图示理论起源于Bartlette的“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32)(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外部输入的信息通过编码、组织,汇入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即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编码的具体形式即各个具体的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其中心作用在于构建对某个事件、客体或情形的解释。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涉及译者的思维、感受、动机、情感、记忆等心理因素。翻译过程基本发生在人的大脑之中,我们应当应用心理学的规律,在有关感觉、信息处理、记忆及认知科学等心理研究的框架中来分析该过程。翻译过程中,图示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译者本人对源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指导译者的翻译行为。
  2.语言的冗余性
  (1)语言符号具有相关性,根据前面出现的符号,可以预测后面可能出现的符号。当语音或文字不清楚时,人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话语或文章的含义。在有噪声干扰时,仍能根据已听清楚的部分来识别不清晰的语音。话语或语篇中并非一切成分对于传达语言符号整体所包含的信息都不可缺少,意味着语言符号具有冗余性,它保证了话语或语篇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如书面文章中有遗漏,谈话时有嘈杂声,书写的字母不清楚,发音不清晰)仍能发挥其交际功能。
  (2)不同的语言冗余度有差异。英语书面语的冗余度在67%到80%之间,汉语书面语的冗余度在56%与74%之间。可见,汉语书面语的冗余度略低。对于同样长的字母序列,汉语在语义方面给人们的预示比英语弱,语义的不确定性程度更大。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考虑两种语言冗余度不同,根据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对不同的冗余度的适应的差异,采取必要的翻译策略:一,调整译文,使冗余度适量;二,帮助读者建构新的图式,拓展旧图式或激活已有图式,在译语读者和源语文化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3.对翻译过程中冗余信息处理的启示
  信息度(informativity)是建构语篇标准之一,指语篇信息量超出语篇接受者心理期待的程度,也就是语篇信息是否在预期之中、是否已知、是否不确定的程度。当源语语篇提供的信息超出解码过程所需,多余信息被称为“冗余”。冗余是有效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从信息角度来说,语言冗余在语内交际中总是适度的(王金波、王艳,2002)帮助接受者保持相同的信道容量,即受到噪音(信息缺失、外部干扰等)干扰时依靠理解能力来理解信息发送者的含义。一个语篇或话语中,冗余和信息度成反比:冗余信息比例越大,信息量(新信息和有效信息)比例越小,信息度越低;反之,冗余信息比例越小,信息量(新信息和有效信息)比例越大,信息度越高。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
  读者作为语篇信息的接受者,有付出一定努力来理解语篇内容的心理准备。信息度高的语篇处理的难度高,更有挑战性,也更有趣味性。但是信息度不能高到完全超出了读者的现有图式,以免影响读者激活相关图式帮助理解的过程。信息度是所有语篇的共性,不管结构或内容多么为人们所熟悉,一个语篇中总会有读者未知的或不能预测的因素。每个部分信息度都很低的语篇会让读者感觉单调枯燥,味如嚼蜡,甚至完全不可接受;而信息度处处过高的语篇则晦涩难懂,让人如坠云雾。所以一个语篇中高信息度的语段和低信息度的语段互相补充是常态的,也就是说读者的已有图式要能部分地映射语篇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例1. The Aids epidemics continues to spread,particularly in Africa and India.Here in Bombay,1000 people becomes infected everyday.The death rate is the equivalent of a Hiroshima bomb exploding every month.
  例1中第一句话的论点广为人知,如果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语篇,其信息度很低。但它引入了一个信息度较高的语段。
  保持语篇恰当的信息度,有2个常见方法:以常规的衔接方式保持特殊的连贯性,或以特殊的衔接方式保持常规的连贯。从图示理论来看,更新完善内容图式,或拓展新的形式图式。
  例2. “...62 counties,16 months,3 debates,2 opponents and 6 black pantsuits later,because of you,here we are.”
  “辗转六十二个县,历经十六个月,三场辩论,打败了两个竞争对手,穿破了六套便服以后,由于你们的支持,我们终于胜利了。”希拉里的演讲词中使用了常见的并列结构加强连贯,将“2 opponents”和“6 black pantsuits”放在“later”之前,异常的搭配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提高了语篇的信息度。
  例3. Now fades the glimmering landscape on the sight,And all the air a solemn stillness holds.
  为满足诗歌对韵脚的特殊要求,例3诗节中动词后置。这个例子体现了常规的连贯性(概念)和特殊的衔接手段(语法)结合,也起到了提高信息度,加强阅读理解过程的难度和趣味的效果。
  译者构建译文的时候不能无视信息度。不加调整地把源语文本中适量的冗余信息译入译语文本,可能出现冗余过量或冗余不足,不能和读者的图式知识和信道容量匹配,造成理解困难或审美误解。须采用各种翻译手段来处理冗余,调整原文的信息度,或对读者的图式进行补充和丰富。
  对于冗余不足、信息度过高的语篇,要适当降低信息度(downgrading),增加冗余。常用策略有:解释晦涩难解的表达或陌生的概念,使特殊的语法结构一般化。降低信息度是广泛使用的翻译策略,采取各种翻译技巧使译文通顺自然的方式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增加注释,在语篇中添加解释性成分,在序言或后记中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常识都属于降低信息度的手段。尤其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通常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等等。总之,降低信息度包括调整译文,使之对应读者的图式知识,或帮助读者建立、拓展、激活相关图式的一切方式。
  例4. “O’er the Italian fields,where still doth sway
  The triple tyrant...”
  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the triple tyrant”:“指罗马教皇,因为教皇戴的皇冠有三个边沿。”帮助对基督教了解甚少,缺乏关于教皇的图式知识的中国读者建立相关图式,理解原诗。

  例5.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emphasis on three things:study,politics and integrity.
  汉语政治口号倾向于使用省略说法,很多政治文本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译者必须加以解释,以帮助外语读者理解语篇,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关图式。
  汉语中有大量缺乏实义的词,表示范畴和种类,比如“任务”、“现象”、“过程”、“情况”、“态度”等。应适当删减避免译入英语产生过量冗余。
  例6. 污染防治工作pollution control
  例7. 环境保护活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对于冗余过量、信息度过低的源语语篇,要适当提高信息度(downgrading),减少冗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汉语中的适量冗余有时在英语中是过量的冗余。如汉语中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或对主题进行强调。如果直接移植到英语译文,就会产生过量冗余,不仅不能加强效果,反而削弱原文力度,甚至形成别扭错误的英语表达。
  4.结论
  图式是人脑中关于世界知识的认知组织形式,是人类认知、理解、记忆的基础。读者的图式直接影响到对语篇信息的理解。译者翻译过程中要适度调整冗余度,使之适应读者的图式,或及时填补源语语篇中略去的图式,在读者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图式,帮助激活、拓展相关图式,推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这既是翻译的策略,更是翻译的根本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Bartlette.F.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89.
  [3]冯志伟.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J].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1).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北京:中国翻译,2003,(3).
  [6]王金波,王燕.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02,(3).
  [7]赵艳芳.认知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