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邝新娟

  摘要: 从文化和语言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和桥梁。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本文除了论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外,还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文化,传承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起源上看,语言与文化是同时发生的;从发展上看,语言与文化又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底蕴。语言与文化之间不可或分的关系使得文化与教学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掌握语言本身,对其文化的学习也同样重要。然而,英语教学是为双向交流服务而不是为单向交流服务的。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培养介绍与引进国外的文化、技术、科学等人才,同时也担负着本国文化的输出,为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服务。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接受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往往是注重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而忽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递。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目的语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教学几乎占据学生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全部。从教材上看,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概况等,即使精读课、阅读课、听力、口语课等涉及的内容和练习也是以英美的文化占据绝大篇幅。从测试的角度看,各种过级考试,包括专业八级考试也是把对外国文化的掌握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码。不无遗憾的是,汉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是倍受冷落。2002年清华大学的张为民、朱红梅对该校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以答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中国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话题包括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明显的忽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及中国英语的教授的严重缺失。
  
  二、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大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的需要。现实中,母语文化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的干扰和对比。英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形合(cohesion),英语句子往往组合程式严谨规范,是一种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各种关系的空间性树形结构。与之相反,汉语句子格局的特点是散点透视,以句读为单位,多点铺排,同时又具有整体性,单个句读的语义和语法结构价值须在整个句子格局中才能被肯定。第二,修辞篇章的干扰和对比。美国语言学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曾指出,中国人的写作和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类似一种水涡轮线,在作文上表现为作者围绕着圈子,从不同的、不切主题的观点来说明,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英语母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读他们的作文就好像跟着作者从主题的引入到下文,最后得出结论。第三,在遣词造句方面中国学生喜欢使用比喻,经常变换句型,用词组代替动词,“同义反复”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作时,更习惯动词本身而不用其词组,尽量避免同义反复。这反映出中西方的审美文化的差异:英语追求言简意赅的优美,而汉语追求语言形式整齐与内容的美。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都很注重英美文化教学而忽视了同样是交际主体的中国文化,这种模式对跨文化交际的阻碍作用已逐渐凸显出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们许多英语学习者被问及英语国家的节日和习俗时能够侃侃而谈,而当被问到我国的节日和习俗时却说不上几句。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因为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此外,即使从学习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导入亦有其必要性。如果能正确认识这两种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就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认知和识记效果。
  最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而且,它的伟大作用也正在为世界上其他文化所认同和接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语言并不是只能为某一种文化服务,语言可以是超文化或跨文化的载体。语言也可以反映他种文化,而体现出某些异文化的文化规约。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英语理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我国的新华社和CCTV-9每天用英语向国外发出大量的新闻稿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英语的建议
  
  1.大纲制定。我国现有教学大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但对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教学大纲应该从英语教学的各个层次上,尤其是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把出现频率高的相关词汇纳入大纲词汇表,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人员从各个方面增加有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分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课程编纂。教学大纲的内容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已普遍开设,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等,但是有关中国的英文课程只在少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高年级作为选修课开设过,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丁往道教授从80年代开始使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课,颇受学生欢迎。与此相比,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却远没有体现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给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课。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增添有关中国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及社会习俗等的英语课程意义重大。
  3.教材编纂。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已经比较充分地意识到英语国家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所以目的语文化融入目的语言习得之中已在很多程度上得到实现。然而,教材中涉及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不成体系,以致于学生很少能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造成英语表述中本国文化的失语。针对这种情况,编写者在编写大学英语阅读类材料时,应注意将反映中国文化语境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纳入阅读类的教材之中;在编写听说类教材时,应设置一些以中国文化语境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话题,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涉及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英语材料,从而提高学习者用目的语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
  4.教学方法。把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课堂教学的引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带领他们在认识、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的同时,既要吸收英语文化的精华,又要领会中国文化在英语中的说法。二是翻译技能的训练。除了在教材中通过现成的文章和译文反映中国文化外,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翻译上多投入一点时间,系统地讲授翻译技巧,让学生在遇见不知道英文说法的文化事物时,可以采取意译、音译加解释、模糊解释等方法用英语最大限度地传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参考文献:
  [1]陆全.论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5):84.
  [2]杨朝丹.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96.
  [3]周琳.中国文化的导入[J].中国科技信息,2008,(8):247.
  [4]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2006级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