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动处方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玮宏 李恒军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运动处方的发展历史、基本内涵、分类和制定与实施,并分析了运动处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运动处方 制定发展现状趋势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不同的人的健康状况,制定出适合个人状况的运动程序,用处方的形式确定健身或体疗的负荷内容与负荷量的方法。1953年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发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在体育过程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随后德国的肖立赫与英国里兹大学的R.E.摩根、G.T.亚当逊等创造了一种巡回锻炼法,这是最初的运动处方模式。德国阿肯是世界性长跑热的积极倡导者,他于1947年倡导“长距离慢跑”,即健身跑,提出利用医疗步行、健身跑防治心脏病和癌症的运动处方。德国霍尔曼研究所自1954年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并明确指出,在几年之内,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运动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劳伦斯和他的同事们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为宇航员制定运动处方,根据体质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自1965年起对宇航员实行了一套全新的锻炼方案――运动处方。日本以株斯道夫为首的运动生理学家于1965年倡议研制运动处方,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运动处方》、《日本健康运动处方》,以及之后的伊藤郎等人出版的《从生理学基础到运动训练、运动处方》、《从运动生化到运动处方》等书,对日本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健身运动起了积极作用[1]。随着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运动处方的发展趋势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在深度上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对运动处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运动处方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处方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2]。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其内容包括运动内容和锻炼方式的选择,运动中身体活动的负荷强度和运动频度、锻炼时间的把握,以及自我医务监督,等等。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按照“完善人体”的体育目标设计了健身的运动处方,其操作程序是:健康诊断、体力测试、确定健身目标、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处方、实际锻炼,用运动处方的理论指导日本大、中、小学的学生锻炼身体,取得了显著成绩[3]。所以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必须“对症下药”,只有量身打造的、个性化的科学训练计划才能带来真正的健康。
  
  2.运动处方的制定
  
  2.1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同时不同的分类也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运动处方,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2.1.1按应用的目的和对象分为四类,即竞技训练运动处方;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处方;预防保健运动处方;临床治疗运动处方。
  2.2.2按照构成体质的要素分为五类,即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
  2.2.3按照体质测定人群的年龄段分为四类,即幼儿类运动处方;青少年运动处方;成年类运动处方;老年人运动处方。
  2.2.4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为四类,即社区健身运动处方;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家庭健身运动处方;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2.2运动强度的把握
  运动强度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运动量也称为运动负荷,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与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刚开始锻炼时,以中、小强度练习为宜,随着功能水平的改善,锻炼的强度、时间可逐渐增加。每周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增加幅度不要超过上周的10%,每次锻炼的强度、时间和距离也不要比上一次增加10%。锻炼强度的选择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2.3运动时间的控制
  运动时间指每次持续锻炼的时间。一次必要的运动时间,应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频度、运动目的、年龄与身体条件等情况决定。一般可在持续有氧运动20―60min范围内,按运动强度及身体条件决定必要的运动时间。健康成年人可采取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体质弱而锻炼时间充裕的人可进行小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体力好但抽不出很长时间锻炼的人可参加大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2.4运动频度
  运动频度是指每周的锻炼次数。研究表明,如每周锻炼1次时,运动效果不能蓄积,每次都有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和疲劳现象。在运动后几天身体都会不适且易发生伤害事故;每周锻炼2次,疼痛和疲劳减轻;每周锻炼3次,且是隔日锻炼,不仅效果可充分蓄积,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如果频率为每周4次或5次,效果也相应提高。但不能过于频繁,要适度,体育锻炼的功效在于坚持,多采用内容简单、易行、有趣的运动项目。
  
  3.运动处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1运动处方的发展现状
  从医学到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研究正逐步完善。1876年,Scott兄弟以步行进行心脏病的后期治疗,并以体操作为步行的准备练习。Levine创立了冠心病的“椅子疗法”,从而使运动疗法占据上风。Goldwater应用有限制的定量运动,使60%―70%的心肌梗塞后病人恢复了工作,逐渐改变了医生和病人对运动的态度。
  3.2运动处方的趋势
  健身运动处方已成为各国实施健康计划的重要内容;健身处方的任务由单一健身发展到追求身心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已经严重的困扰着人们。运动处方的任务也由单一的健身发展到追求身心全面健康。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成为健身处方的共同任务。
  
  参考文献:
  [1]任建生.体育科学学科的发展未来:运动处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3-10.
  [2]王正伦.科学健身新概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5-47.
  [3]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