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堂的可能选择及教学要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亚

  摘 要: 自主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重视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组织,对促进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发展尤为重要,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可能选择和必然教学要求。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以境激趣 联系生活 师生平等
  
  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自主学习是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重视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组织,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以境激趣,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要让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教师创造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情境,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能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中的《几和第几》,教科书中创设了一个买票的情境,但对于刚入学读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买票的事情他们接触不多。因此我就地取材,创设了一个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情境,排队做早操(图片出示)。
  师:小朋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排队做早操。
  师:他们排得可真整齐啊!我们小朋友在做早操时也要向他们学习,排得整整齐齐的,好不好?(顺便进行思想教育)
  生:好!
  师:你知道谁排第一个?来指一指!
  生:穿红衣服的小女孩。
  师:第三个是谁呢?
  生:戴帽子的小男孩。
  ……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问问同桌吗?
  学生热烈地互问着。
  ……
  通过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学生很容易分清“几和第几”的区别,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今后学习的基数和序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如六年级总复习中的《应用题的复习》,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春游设计一个个生活情境,如包哪种车合算,买门票有哪几种买法哪种合算,午餐中的陪餐点、陪餐具问题……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现实问题比较熟悉,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有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有困难,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用动画人物、环境尽量创设一点虚拟的教学情境,创设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低年级小朋友。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每个小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像老师那样考别人。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给学生一个展示才智、享受学习快乐的天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联系生活,创设自主学习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有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如在进行“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内容教学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你知道我们班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生:我们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想到哪些与分数有关的内容?
  生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6/5。
  生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6。
  ……
  师:根据以上四条信息,你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
  生1:男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6。女生多少人?
  生2:男生2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6/5。女生多少人?
  ……
  师:你能自己解答吗?试试看。
  又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
  师:小朋友,你能说说我们学校周围有哪些建筑吗?(学生互相说说)
  生:超市。
  生:银行。
  生:公园。
  生:幼儿园。
  ……
  出示平面图,认识方向……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要善于选用学生身边的人、学生身边的事、学生熟悉的物来进行数学化设计,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活动与数学的巧妙联系,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生活需要数学,将生活中的问题不知不觉地数学化,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平等,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一种“沟通”,一种“对话”,而前提是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关键在于情感沟通、气氛融洽。自主学习是一种潜能释放的学习,它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展开求知活动。教师要善于转变自身角色,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共同分享对方的思想、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时,我分给每人一张长方形纸。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哪里?
  生:围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
  师: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纷纷动手操作。
  ……
  学生汇报。
  生1:用一根线围饶长方形纸一圈,再测量。(这是上节课测量树叶的方法)
  生2: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可以用15+12+15+12=54厘米来计算。
  生3:可以用15+15+12+12=54厘米计算。
  生4:15×2=30厘米,12×2=24厘米,30+24=54厘米。
  ……
  学生没有说出(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因为这种方法对于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我以平等的身份加到学生当中,将其介绍给大家:刚才受了同学们多种方法的启示,我也想出了一种,大家帮我看看,这样行不行?
  于是,学生顿时兴致盎然,纷纷把自己设想成老师,以积极的思维、审视的眼光来检查老师的算法是否合理。
  这一过程一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通过教师、学生的换位,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技能,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教学策略,它还将与其它教学策略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接纳性、支持性和宽容性的课堂氛围,创设富有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手、动耳、动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