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小雪

  摘 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会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说明了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方式。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学,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自学生刚入学,教师就要通过加强思想说教教育、常规训练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思维才能活跃,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现,身心才能健康发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就更需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一)创设主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1.开展课外主题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刚学会拼音的一年级孩子认字少,拼读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对于他们来说,读短小、有节奏韵律、富有趣味的童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童谣内容丰富,能让孩子接触新的知识;童谣句子精练,能让孩子在诵读中锻炼拼读和认字能力;童谣琅琅上口,能让孩子在一至两遍的拼读后就诵读起来,从而在自主阅读的起步阶段就对阅读产生兴趣。
  2.组织童谣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在“书香校园,阅读童谣”的低年级主题活动中,在教室里建立了图书角,并每天中午安排25分钟为午间读书时间。在每周的语文阅读指导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读童谣,并安排“四季”、“昆虫”等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在积累和诵读之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3.阅读绘图文本,编写演出绘本剧。“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小学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纯文本阅读的局限。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才能发现很多常被忽视的小细节,而只有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1.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后学习拼音,从认读、到拼读运用,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拼音学习的枯燥、拼音规律的复杂容易让刚入学的孩子产生畏难,甚至厌学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拼音学习的阶段重点,把认字型、拼音节、读拼音句等一一列出,并根据各个阶段的学习特点,结合动手操作设计一系列拼音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捏、画、读、写一系列形式不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拼音的字形,感受拼音字形本身的趣味性。
  2.写作教学向来是语文教育中的一环。我在接触了大量儿童之后,发现大多数孩子都视写话为畏途,而作为学习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儿童,如果在刚开始,就能有一套扎实的写作基础,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享受写作的乐趣。学生在写作蔬菜园观察日记的过程中,绘图可以安排在写作之前、之中或之后。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为自己所写出的文字找相关的“证据”,当文字表达不够的时候,图画的丰富多彩也可以提示他们文字的表达,从而相辅相成。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的认知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学习中,教师要常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有价值的内容,在启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课堂环节的设计。
  一堂课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课堂的激情导入是导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为了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导入工作,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理解课文的需要,设计学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如江苏国标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平均每篇课文有8―9个字要求会写。这样的识字量对于刚学会写极少量简单的字,还没有掌握识字方法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大且有一定难度的。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字形进行的。教师可启发学生:这组字的共同部分是什么?不同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偏旁部首?这样的分析综合既可突出字形结构这一重点,又可准确地表达音形义三者的内在联系,更使复杂艰难的智力活动变得轻松有趣。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通过何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只是手段的不同,还要靠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的目的,实现课改目标。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使我们在教学生涯中又迈开了新的一步。只要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语文教学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叶立群.幼儿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高月梅,张泓主编.幼儿心理学.浙江:浙江出版社,2005.
  [4]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5]袁军.教育心理专题.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