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秀兰
摘 要: 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它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明确体育的意义出发,结合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出一些思路,为终身体育思想打好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可以学而不倦,提高效率,以苦为乐。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功之一,它影响着人们参与体育的具体活动方向和态度。《体育课程标准》中明显要求,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我结合日常体育教学的一些尝试,谈谈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
1.教学内容要新颖
新颖的事物易引起好奇心、兴趣与认知的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等学习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级水平,因为如果教学内容过浅,则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过深,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期望越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多。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打破过去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去掉那些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技术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增加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形成以终身体育锻炼为目的的现代体育,并根据场地、器材、师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体技术水平、运动技能水平与未来职业的需要开设体育专项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上课项目,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达到乐学、学好的目的。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区别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学生在心理、生理、体能、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既有高低之分,又有一般之别。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遵循规律,承认差异,避免一刀切,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效果。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也可按学生性格类别分组,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会使学生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3.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
新世纪,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从以往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转变。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并养成习惯,使体育逐渐生活化。
4.竞争激励机制要逐步健全
学生都有上进心,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但组织竞赛要合理,正确地运用竞赛规则,竞赛的内容要多样化,在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
5.与班主任配合与合作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对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班主任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6.精心备课,改变教师形象
教师要树立为育人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选择或是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学组织,队伍调动等都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发展。如夏天在列队时学生背向太阳,老师面向太阳;冬天学生面向太阳,老师背向太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感情,不但使学生敢说、敢练,无拘无束,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怕失败,大胆练习。为了鼓励学生大胆练习,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共同参与,使学生克服“身顺而心违”的现象。学生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师生的共同参与将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倍增。
7.关注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用表扬、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可能有与众不同的举动或奇思妙想教师要正确对待、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重在引导,避免蛮横指责,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育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熟练地讲解,适时地示范,巧妙地设置难度与困难,学生通过自主努力和与同伴的合作,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这种成就感和荣誉感会转化成学生学习体育的一种内驱力。
9.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受到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激励、发展创新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捕捉、监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和面部表情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避免学生因运动技能过易而失去运动兴趣,或因运动技能过难而丧失学习信心。对体育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动作规范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要鼓励建立信心,让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管水法.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2004,(1).
[2]蒋菠.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创新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J].中国学校体育,2005,(2).
[4]彭永强,周艳.如何正确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体育师友.
[5]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分析与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5,(02):82-83.
[6]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04):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