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将语篇分析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阐述了语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旨在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理论 教学现状 应用
人们普遍认为,语篇教学也就是语篇分析教学。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根据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大学英语阅读课程应该以语篇教学模式为主,通过理解文章大意和作者观点,分析文章结构特征、语言表现特点、原著写作背景等来进行阅读教学。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种停留在句子水平上的教学,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分析和讲解文章中的字、词、句上而忽视了阅读整篇文章的技能训练。本文旨在探索语篇教学法的应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我国大学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滞后、单一的问题,教师习惯于把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教师也缺乏对阅读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也主要以语言点的讲解为主。这样下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语言知识的联系上,不能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挖掘文化层面的东西,从而打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
二、将语篇分析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语篇教学就是要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这不仅要重视语言形式,而且要重视语言功能,同时注意文章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相关常识,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语篇的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语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掌握文章主题的展开形式。通过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语篇分析,从宏观角度理解原文的层次、段落及段落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对语篇的全面、正确的理解;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在选词、构句、成篇策略及手段等方面的对比,尤其是英汉语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方法手段上的对比,以及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等方面的对比,帮助学生做到对所学文章的理解不致于仅仅停留在词、句水平上,提高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分析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使文章阅读上升到文化交流的层面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训练真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语篇教学,包括对语篇进行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那么,外部分析是指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着手对语篇进行分析。语篇教学强调把语篇原文作为一个整体,从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进行分析,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语篇原文传达的包括语言点在内的主要信息。语篇的内部分析是对实现语篇衔接、连贯等的语言手段的分析。具体说就是对语篇的分析不再停留在词汇、语义层面上,而要上升到句法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上升到语篇层面和语篇的指向层面,比如语篇的主位――述位、衔接连贯手段、修辞手段、信息构建手段等,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语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现在多数大学所使用的英语阅读教材,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精读和泛读材料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和体裁多样,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层面上的分析不仅是可能的、必须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但从教学方法上,作为教师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改变现在滞后的阅读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认识所要阅读的文章材料,对语篇的外部分析,即对语场、语旨、语式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语篇。在分析所阅读的语篇时,应先引导学生找出或是总结整篇文章的主题,然后分析它的段落结构及各段的主题。在微观上要做到对关键词汇用法的掌握,要注意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尤其是要对比中英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果对这些词不进行有效对比的话,学生会忽略英语词汇的精妙之处,当然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篇章的准确理解。
四、结论
语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从语篇的角度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语篇整体内容进行词句辨识的能力,同样也非常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英汉对比、同义词对比等方法,会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英语语言文字的特点,从而在日后的应用过程中会运用得更准确、更地道。具体地说,语篇教学是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来进行词句辨析和语言点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全面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形式、组织方法和作者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文章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