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玉明
摘要:探究教学是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法特征所创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研究;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35-01
探究教学是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法特征所创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本文就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
科学是永不圆满的。以发展、辨证的眼光来看科学,在某一时期,科学知识体系是相对稳固的,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对证据的寻找、理解、分析,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才能从中形成,才能提高能力应对变幻莫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充分尊重现有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明白科学知识的真正实质,不为权威所吓倒,勇敢地质疑、探索、创造,这是科学精神的根本所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揭示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式方法。构成了探究教学的科学基础。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一)《物理课程标准》为探究式教学提供指导
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关键是教师不要将物理教学局限在“物理”这个小圈子里,而要站在“培养人”、“培养创新能力”这一个高度,视物理教学为发展人的一种途径,物理学习为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只有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学生的探究就是学生认识物理、理解物理、掌握物理、应用物理的必然方式;学生只有通过探究学习才能提高物理素质,又提高非物理素质;只有通过探究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形成主题意识,提升主体性;也只有通过探究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建构学生主体,任务是创设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提供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学习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地展开。《标准》明确规定,科学探究是课程目标之一,要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新教材为探究式教学提供平台
物理新课程从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新课程规定了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观念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我校采用“苏科版”教材,逐步从“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脱离,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
总体而言,新课程物理教材涉及探究的面较广,探究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思维程序由部分环节的探究发展到完整环节的探究,注意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实践的能力。这种教材内容的改革为探究教学模式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为探究教学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究式的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共同讨论证据、比较结论以及把结论和科学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中,拓展了理解,提高了质疑、推理和批判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寻找解释和答案,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也是为加强实施探究提供了充分理由。
二、初中物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探究包含着创新、创造,就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秩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进步的探索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类和平而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类和平而创造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凡有利于生产、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人类社会和平稳定的就去探索创造,反之就不能探索创造。
(二)整体性原则
根据系统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用,追求探究教学过程的整体效益。它包括三个方面涵义,一是探究教学要贯穿于物理必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全部教学活动中,使它们在完成学科教育目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补充,有机渗透。二是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要与学生主体内部心理活动相统一。学生实践活动其中常见的查阅、观察、设计、讨论、交往活动、社会实践等。三是探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但同时要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发展。
(三)创造性原则
探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也是一个自始至终包含着变革、革新、改进、创造等思维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贯彻创造性原则,首先要更新探究创新观念:(1)要树立积极创新观。(2)要树立大胆创新观。(3)要树立实事求是观。
(四)发展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体自我发展的过程,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学生的主体发展、自主发展为中心。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贯彻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给出课题或设计方案,要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学生的设计、思维、探索、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给出学生课题或学生设计时,必须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恰当而精巧的、既不超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能力、由能使学生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适中问题”,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