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谈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成功

  摘要:思维能力是人们从理性上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诱导学生思维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等几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观察;思考;科学方法;发展规律;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33-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所谓智力就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智力包括感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 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思维能力是人们从理性上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即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一系列形象的、抽象的以及灵感的活动,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主要通过观察、实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思维是对事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观察则是对事物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曾以“观察、观察、再观察”为座右铭。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如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仔细观察的方面。观察事物时,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面;认识事物的必然性既思维认识。如一些演示实验、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一些转瞬即逝的现象。如检验电性时验电器金箔的闭合、张角大小,电磁感应现象中电流表指针的偏向等。
  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是无法代替的。思维能力只有自己不断的思考才能发展起来。如果不经过自己头脑的加工,就不能建立事物客观概念和事物思维性认识。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思考;做教师的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把现成答案硬灌给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主动的思考机会。如进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教学中可向学生先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组成,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其打点原理和打点时间间隔。这样学生就对打点间隔“0.02秒”的由来也就清楚了,也便于分析实验中的误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逐渐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给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活动一般包括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多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另一方面应结合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思维。例如:学生在感性认识了夏日清晨小草上的“露珠”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上的“汗水”、深秋季节窗玻璃上的“雾水”后,对学生引导分析“露珠、汗水、雾水”的来源。首先分析它们的物态――都是液态,再判断它们的来源是液态、固态还是气态;经过推理确定它们都来自气态,进一步形成液化的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液化的概念也学会了类似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的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高中生的思维基本上已处于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高一时期还需兼顾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发展,但重点应放在训练抽象思维的能力上。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进入高中以后感觉物理比初中难多了,很大程度就是由于抽象思维的不适应和训练不到位引起的;导致受力分析不清楚、力和运动关系不明朗,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这时教师要较多地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方法进行训练,更多地运用初等数学工具来定量地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和推理论证,以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快地向前发展。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抽象思维问题不能回避,要恰当地加以应用,促使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五、诱导学生思维的正迁移,抑制负迁移
  所谓思维迁移是指在先前情景下获得的某一种知识对新的情景下学习另一种知识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例如,电磁振荡跟机械振动的规律有一定的相似,在电磁振荡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由电感、电容回路产生的电磁振荡跟前面学过的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相类比,从而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这是正迁移的作用。但是,有些学生在学习光的波动性时,用经典的波动观点机械地理解物质的电磁现象,于是便不易接受波粒二象性这个概念了,这是负迁移的作用。迁移现象在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思维的正迁移可以把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对于教学中的思维迁移,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思维迁移的规律,创造条件诱发正迁移的实现而抑制负迁移的产生和干扰。
  物理学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以及它独特的研究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水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天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掌握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规律,而且教师把它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在授课、实验、习题、复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上为学生作出示范,“细水长流”,这样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