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 瑶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入手,分析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给出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4-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是增进师生交流、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构建科学、高效、和谐的课堂。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重量不重质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试图通过设计很多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标。殊不知,问题的接踵而至非但起不了良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厌倦烦感。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减少提问的次数,善于把握时机,提高提问的质量,让学生对回答问题充满期待,并从中获得启发。
  
  二、把握不好难度
  
  一个班级的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原有的知识储备也存在差异,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总是提出一些男的较高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问题,那么他的积极性、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对自己没信心,对学习也会有烦感情绪;相反,如果教师可以因材提问,对于不同水平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提问回答不断增强其自信心,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水平处在中上等的学生,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和难度,是不会吸引他们的,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过份追求标准答案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过于看重标准答案,刻意追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贴近甚至和标准答案一样。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不应该只关注其是否接近标准答案,更要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其纠正。
  针对以上的问题,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从教师的语言表达着手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教师语言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对于协调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教师语言如此重要,教师应善于利用语言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例如,当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演练时遇到了困难,占用了课堂很多时间,这时老师如果说“时间也不多了,你还是回到座位上吧”,试想,此时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有微妙的变化,自己没能算出题目还占用了大家这么多时间,难免有伤心歉意的感觉。如果老师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哪位同学可以上来和他合作完成这个题目?”这样婉转的表达方式,不伤同学的自尊心,同时也节省了课堂时间,以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
  教师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逐渐摸索研究,总结出一些科学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
  (二)把握好提问的难度
  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提问也要有梯度,有难有易,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在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吃得饱”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点挑战性。
  对于难度的把握,对教师也是个考验。如何把问题设计的有挑战性而又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每个学生水平的掌握以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难度应以班级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跳一跳”或是教师的点拨可以回答为上限。
  (三)注重启发性和激发性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思考问题体验到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多鼓励表扬同学,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比较融洽,利于学生思维的跳跃。
  这里的激发不仅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包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兴趣,例如:同桌互相问答、小组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乐在其中。还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联想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千万不能忽视,教师应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总之,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培养自己课堂提问的能力和水平,灵活机动的提问,体现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尧.教态与教学效果[J].语文学刊,2007,(6).
  [2]马永清.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其策略[J].内蒙古教育,2003,(2).
  [3]赵艺阳.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