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远文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学生对汉字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心理适应过程。识字是阅读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3 500个,而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同步理论,使识字教学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使识字教学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同步,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同时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达到优化识字教学的目的,促进儿童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作文技能全面和谐发展。
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技能
在教学时,我运用导语、游戏、谜语、故事、图片等导入新课,激情引趣,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形象感知的目的,强化学生的有意识记能力。例如,《看图读拼音识字10》采用导语设疑激情:“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去商场?那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跟老师一起逛商场,好吗?”这时,学生像出笼的小鸟,顿时产生了学习欲望,再展示图片(小朋友们在商场里购物的情景),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我们必须先找到出口和入口,否则,找不到出来的路。”然后,学生按顺序由近及远、从入口到出口讲述图意。
教师创设情境,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字形(出、入、门、口),在说图中了解字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技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
二、根据字形特点归类识字
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每个字都有差异,但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又是具有一定的可循的规律。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在一年级《识字6》下册中提出了形声字的概念:形声字,分两半,形旁多标音,声旁多表义。在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基础上,认识汉字的结构规律,使学生在对汉字的表象记忆上更深一层的巩固记忆。教师采用图示释义、析形索义、表演动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俗话说,中国人认字认半边。我就鼓励学生根据“基本字带字”的规律大胆识字,如二年级语文下册中,园地一:读读认认、就是基本字带字;园地二:用基本字加偏旁带出生字;园地五:熟字换偏旁,加偏旁,减偏旁,带出生字,再组词。然后让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读准字音(声旁);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形旁)并运用。
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学习目标,教师还根据迁移学习规律,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学生的表达、观察、形象思维等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三、识字反馈
反馈这一环节是识字教学的归宿,是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及时反馈信息,查漏补缺,从而达到教学最终目标。开展“猜谜语”、“开火车”游戏(生字组词、扩词、造句)、词语接龙、填动物名称组成词语等多形式的活动巩固识字效果。
通过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对系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便于及时指导,又促使其语文能力综合发展。“了解──掌握──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层次结构。既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