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词汇习得的隐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柳军

  摘 要: 隐喻与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英语词汇习得大都依赖死记法并且局限于对生词、难词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理论,对词汇习得做了初步探讨,以对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启发。
  关键词: 英语词汇习得 隐喻 理据 映射
  
  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或映射使语言结构化产生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获得新的抽象概念,隐喻被看做扩展语言资源的有力工具。因此,基于隐喻的词汇习得策略在改变学生的死记法,发挥其语言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的优势。
  一、隐喻的基本类型
  Lakoff和Johnson从认知角度将隐喻分为以下三种。
  1.本体隐喻。人类的概念系统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本体隐喻基础上的,也即人类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借助生活中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尤其是人体本身)去认知世界,去理解或表达抽象或模糊的思想、情绪、心理、事件、状态等概念。如:Ideas are people.(思想是人。)在这个例句中,idea被看做是人,是实体。当这些抽象概念被看做是实体时,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指称、范畴化和量化。在本体隐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早先人们把人体看做是一个容器,因此就有类似于“I’m full.”的表达。后来这种概念逐步扩展到房子、树林、地区、土地、视线、事件、行动、活动和状态等,当然,很多本体隐喻在实际使用中已成为人们的普通语言表达,其隐喻性很少引起注意。
  2.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某一概念的表达用于另一概念。例如,在现代文化中,人们普遍用金钱去认知时间,认为时间像金钱一样宝贵,因此就出现了诸如“花时间”、“浪费时间”、“节省时间”等。其中都包含了“Time is money.”这一隐喻。
  3.空间隐喻。与空间方位等有关的隐喻。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对于我们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范畴化过程不可或缺(Lakoff & Turner,1989)。
  Lakoff和Johnson认为人类最基本的上―下、前―后、里―外、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空间意象图式,被人们无意识地投射到其他领域,如时间、人体空间、心理空间、范围空间、社会空间及泛方向空间等。如:The children succeeded in playing out the comedy within three hours.“within three hours”把空间意义上的 “在……之内”转移到了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因而产生了隐喻意义。再比如,语言学家通过对英汉语中含有“上”(up)、“下”(down)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在隐喻表达中,“上”通常与好的方面相关联,而“下”通常与不好的方面相关联,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
  二、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
  词的“理据性”与“任意性”之争由来已久,但词的“理据性”之说的积极意义更为显著,这为作为词汇生成及多义产生的重要方式的隐喻提供了依据。
  人们运用已有的基本范畴词为新事物命名及表达抽象概念。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拥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基本范畴词的使用频率更高,其义项也往往丰富,与其他词语的搭配也是数量众多,因而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基本范畴词的隐喻生成能力更强。一词多义现象是隐喻化过程中的语义转移的结果。多义词的词义之间之所以存在着理据性关系,是因为词义的扩展从主观上来说主要是通过人的隐喻思维来完成的。这样词汇意义之间就有一种内在的隐喻性联系,对词义的理解就可以采取推理、联想的方式。
  三、隐喻与词义的扩展方式及特点
  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扩展或词义的改变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手段之一。(Leech,2000)词义延伸的分析有两种方式:放射性和连锁性。放射性指词义以其基本的、核心的意义为中心,光芒四射般地派生出许多意义,这些派生意义与中心的基本意义的关系是:有联系,但又相互独立。“连锁性指词从一个意义出发产生第二个意义,然后再从第二个意义产生第三个意义,等等,最后产生的词义与第一个词义看不出有何联系”。(王寅,2001)词义形成的过程就是隐喻形成的过程,是人类隐喻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人类推理的过程,同样也反映了人类对事物相似性的认知心理过程。因此,只要人们对词义内在性的联系作出分析,产生联想,就会增强对词义的理解,记住更多的词义,进而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词义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词义的选择必须通过语境才能确定,理解才能得到真正的深入。
  四、隐喻与语境和文化
  语境和读者所拥有的社会知识对语言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提供的语境范围越大,读者所拥有的知识就越丰富,与作者的知识构架越接近,读者就越能理解文中的隐喻,就越能全面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隐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隐喻认知的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如英语中的“meet one’s Waterloo”和汉语中的“走麦城”,都起源于战争,文化内涵相似,喻义完全相同,都是“惨遭失败”。有很多成语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不同语言间的隐喻有许多极其相似的地方。然而各种语言的隐喻化系统并不完全对等。以“dog”这个基本范畴词为例,“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我们常用“走狗、狗腿子”等来描写所厌恶的人。但在英语中,“dog”一词往往代表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 (幸运儿)。这是因为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不同,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体验自然不尽相同。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系统中的隐喻扩展不尽相同,在探究语义扩展时应注意不同语言隐喻拓展的经验基础和实现方式的差异。
  五、结语
  词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词汇的隐喻意义的理解更是如此。它不仅依赖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还需要具有隐喻性的思维,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理解。对语言隐喻性本质的掌握,对于英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隐喻的类型,并从隐喻的角度探讨了静态词汇的多义性和动态词汇语境及文化意义,并且阐明了隐喻对于词汇理解和习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0.
  [3]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Lakoff Geoge,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G.L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