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营造创新空间,训练创新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险锋

  摘 要: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作者从中学语文教学的视角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条策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石;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开启学生创新潜能的金钥匙;运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成为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导火线;借助联想和想象,使之成为学生创新思维腾飞的发射器。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五种策略
  
  江泽民同志曾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表明,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提出以下五条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石。
  德国教育家戈特福尔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的教学氛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说明由于环境不同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其实,学生又何尝不像一棵棵幼小的橘树呢?他们结“橘”还是结“枳”的关键是看教师给予他们一块怎样的成长土壤。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需要的是一块能够开放心态、解放思想、张扬个性的自由时空,需要的是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成果早已揭示:教学中的民主气氛会让学生心情愉快,情绪轻松,这样的情境会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见解和主张,不怕想错、说错、做错,从而思维活跃,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堂内这种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迸溅出创新的火花。当然,良好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应该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石,事实也是这样,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感到人格上的平等,而人格上的平等――教师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这种关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助推器。师生建立友善、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给学生一种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
  在教学中,我经常在展示新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以疑激欲,以趣激欲,以情激欲,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我是这样激趣导入的:
  1.刚才我们一起倾听了一曲《牛郎织女》,相信这首歌一定会勾起同学们对一个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的回忆。那么,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下牛郎织女这个神话传说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我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
  2.请同学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可以唤起他们的主角意识。】
  3.同学们,这个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一条又深又宽的天河隔开,每年只能七月初七见面一次,结局是悲惨的,真可以称得上是“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然而,在一位大诗人的笔下,他们则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朝朝暮暮,双宿双栖。你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做如此改动吗?下面,我们就走进那美丽的天上街市。【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趋力。这段“巨大落差式”的导入语,会使学生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立即投入到探究、创造的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开启学生创新潜能的金钥匙。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而我们说,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如在学习《斜塔上的实验》一课时,我用演示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对于文中的内容,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伽利略做的两个实验。所以我就先布置学生回去准备实验,第二天在课堂上演示,还要求学生变换文中所介绍的条件,再做一个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对此很是热心,每人都充分准备。课堂上一些同学上台表演,一个个动作小心谨慎,唯恐失败,其他同学聚精会神地看着,课堂上好像有许多小“科学家”在搞什么发明创造。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此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去。
  三、运用启发性教学语言,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应该说,教师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积极性,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如教学《故乡》:当讲到课文中的“我”回到相隔2000余里,阔别20多年的故乡,来到“我家的门口”的时候,看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句话的作用,我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房上的草,而是写瓦楞上的草?为什么不是写杂草或乱草,而是写草的断茎?为什么断茎不是随风摇动而是当风抖着?”学生的思绪随着我的问题,一步深入一步地想象着,接着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一切,是描写家中的荒凉破败景象。”“既然连瓦楞上的草的断茎都看见了,说明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势必还会看到房屋的破旧,庭院的荒落。”……看见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在交流中迸溅,我又问道:“可是,作者为什么只写了瓦楞上的草这一句呢?还有其他的含义吗?”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作者只用一句简单描写景物的话,既概括了家中的破败景象,又足以表示出作者的悲凉之情,用不着在别的地方多费笔墨了。”教学中,教师应使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时时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中,收到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之成效。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之成为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导火线。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培根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则以肯定告终。”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敢于质疑,使学生在问中学会创新。尤其是对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异想天开”的同学,应坚决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和创造精神大有裨益。
  请看一段课堂实例:一位老师给学生讲同义词,他举了例子来说明同义词所表达的概念范围有大小:同样表示对方用武力来解决争端,概念最大的词是“战争”,其次是“战役”,最小的是“战斗”。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学生马上反驳:“老师,你说得不对,最小的应是‘单挑’。”一语既出,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并没有因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而是略作思考,马上肯定了学生意见的正确,指出“单挑”确实符合用武力解决争端的概念内涵,而且两个人对打也的确比“战斗”的概念外延更小,他还进一步提出“决斗”也同样是这一词义中表达最小外延的同义词。
  试想,如果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总是用常规性的解释来回答学生的提问,久而久之,就势必会使学生的思维失去活跃。结果,思维的稳定性强了,好奇心却弱了;解答性强了,发现性却弱了;描绘性强了,想象性却弱了;理解性强了,疑惑性却弱了;逻辑性强了,创造性却弱了。一言以蔽之,学生的整个思维变得机械和平庸了。

  五、借助联想和想象,使之成为学生创新思维腾飞的发射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语文学习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加深理解;而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直接的手段。”可见,联想和想象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推动着创新思维的进步。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触发点”,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第一节诗时,学生经过讨论,品味出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句诗运用回环往复的互喻的妙处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联想可以让你品尝到在两个相似的或者有某种共同点的事物之间进行沟通的乐趣。你能尝试一下吗?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略作思考,便踊跃发言:生1:夜空中弯弯的月亮,好像一只两头尖尖的小船;停泊在岸边的那只两头尖尖的小船,好像夜空中弯弯的月亮。生2: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好像,好像是地上孩子们眨动的眼睛;孩子们眨动的眼睛,好像满天闪烁的星星。生3:那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好像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那条腾飞的巨龙就是那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生4:那飞向月球的“嫦娥”二号卫星就像经济迅猛腾飞的东方巨龙,经济迅猛腾飞的东方巨龙就像飞往太空的“嫦娥”二号卫星。……
  再如教学第二节诗时,学生弄清了“珍奇”的意思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训练学生想象思维:如果老师给你一次机会,让你来到天上的街市,也让你免费挑选一样珍奇,你会选什么?为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想象之门洞开:生1:我想买一粒长生不老丹,送给我的奶奶,让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生2:我想买一瓶神奇的眼药水,滴在近视同学的眼睛上,让他们不再饱受带近视镜的苦恼;生3:我想买一滴神奇的净化水,滴在地球上,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生4:我想买一棵摇钱树,把摇下的钱送给所有的穷人,让他们也能够幸福快乐。……
  从上面两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们精彩的创见得益于创造性思维的两只翅膀――联想和想象。其实,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每位教师都要牢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让创新教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施光明.教学心理札记.
  [2]李信.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