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离散语境下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刚

  摘 要: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关键词: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 美国华裔 离散语境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以民权运动为主的一系列社会思潮,美国的少数民族族裔文学意识增强,在文学上表现为族裔文学的兴起,华裔文学在美国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呈现出族裔化趋势。在美国文学研究中,许多学者研究少数族裔文学。华裔文学作为族裔文学中的一个,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逐渐走向繁荣阶段。
  任碧莲(GishJen)是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华裔作家,她1955年出生在纽约,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任碧莲在60年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以诙谐、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批判美国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歧视与偏见,探讨了一些极为深刻的问题,如民族问题、文化认同等。她发表了《典型美国人》(1991)、《梦娜在希望之乡》(1996)、《谁是爱尔兰人?》(1999)和《爱妻》(2004)等多部文作品。
  她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描述了张家的两个女儿梦娜和凯丽在纽约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居住区斯卡希尔的成长历程,尤其是通过描写梦娜与父母及朋友的各种冲突和沟通,展示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个华裔美国少女的身份构建。
  一、离散语境下的身份认同
  离散(diaspora)来自希腊词根,原意指种子或花粉“散播开来”,植物得以繁衍。自《旧约》以来,离散长期与犹太民族散布世界各地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中,离散成为一种新概念、新视觉,含有文化跨民族性、文化翻译、文化旅行、文化混合等涵义。(赵一凡,2006:112)采取离散视觉的作家,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的特征。(赵一凡,2006:119)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经常把离散与族裔的身份认同策略结合起来。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离散群体文化趋同的特点,即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的特征。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的认同,有助于加深对离散文学和离散文化的理解,从而加深对美国文学中其他族裔的文学和文化的理解,进而全面把握美国文学的多元文化特质。
  二、梦娜的身份建构过程
  《在梦娜在希望之乡》这部小说中,梦娜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华裔,中学阶段成长于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文化身份的建构。梦娜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学校里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社区的犹太文化氛围。
  首先,梦娜认同自己为华人。梦娜告诉她的朋友芭芭拉一些来自上海方言的中文词汇来显示自己的华人身份。例如,“Shee-veh(稀饭)”、“tofu(豆腐)”(6)等。同时,她又以中国食物专家自居,梦娜甚至向她的同学解释中国人活吃猴脑的过程:
  “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桌子,”梦娜说,“有大的颈圈的那种。你明白的,中间有个洞,用来卡住猴子的脖子。他们把猴子套在颈圈里,然后削掉猴子的头顶。”(8)
  而当她首次见到修门时,误以为他是个中国人,故而用中文和他交流:“Non how a.”(侬好啊。)(10)
  当然,交流是一种双向的行为,身份追寻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接受也很重要,梦娜认同自己为华人也得到了白人社会的认可。梦娜的老师丹尼莱指出:“梦娜是一个中国人。”(5)
  然而后来,梦娜又否认自己是华人。一方面,在美国,华人的形象被人为地歪曲了。另一方面,她的朋友芭芭拉可以从家务劳动中获得报酬,而她则像一个“slavelabor”(奴隶劳工)(26)一样。
  梦娜想成为美国人的最大的好处便是,“美国人意味着无论你想成为什么都可以”(49),成为美国人意味着自由。
  梦娜选择做犹太人,首先是因为美国少数族裔之间地位差别很大,犹太人在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犹太人是“美国梦”的化身,成功的“模范少数族裔”,有家庭观念、崇尚教育、刻苦耐劳、自力更生等优点,能够迅速同化,享有财富和地位。
  其次,梦娜生活在犹太社区,周围很多朋友都是犹太人,比如她最好的朋友芭芭拉・古格斯坦,做犹太人能够很容易获得朋友的接受。梦娜深受老师霍拉比宣扬的犹太教义感动,想“活出犹太人的精神”(207),遵守犹太教的戒律。
  另外,犹太人有“自己的建制,有各种方法提醒自己是谁,以免被一时的好景哄骗”(36)。犹太人发展出一套清晰的传统意识,并且权威性地一代传一代。“各种规矩与仪式、节日与特别的食谱及歌曲。犹太人有书、有游戏,有一大堆东西”(36)。只要梦娜成为犹太人,“这一切,只要上帝首肯,梦娜很快也会拥有”(36)。
  梦娜选择做犹太人,是希望自己可以同犹太人一样投身于社会改革,而不是像父母一样只关注自己的家庭。特别是梦娜的男友塞士的继母碧(Bea),她既参与了民权运动,同时又过着自己中产阶级的生活,这给了梦娜做人的很好的榜样。
  梦娜力图摆脱家庭的束缚,通过成为犹太人来实现表达自我的愿望。《梦娜在希望之乡》从表面上看主要是母女(海伦与梦娜)之间的冲突,即中国式与犹太式家庭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比较。海伦曾对梦娜说:“这些麻烦,都是从你变成犹太人开始的。”(248)
  梦娜在即将与赛斯举行婚礼时表示,她要把名字改为Changowits,梦娜通过中文与犹太文化结合的名字来表明一种混杂的身份认同,即认同自己是一个犹太教华裔美国人。
  李文彬在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座谈会发言时谈道,在面对一个体制或一个中心为主的论述,文化身份的建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认同,亦即对主导或主宰的意见没有任何争辩;第二个是反对认同,采取的是一种捣蛋的或叛逆的策略,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体制里却欲提出相反的观点;第三个是所谓否定的认同,采取的是超越对立架构的一种思考模式,希望能超越建制里的一些对立,或在建制里的论述找到一种否定的策略”(李文彬,1994:152)。梦娜变身为犹太人的认同策略是第三个层次,即“否定的认同”。
  三、结语
  任碧莲在接受单德兴访谈时说:“这本书(指《梦娜在希望之乡》)是关于当出身、族裔被定位为‘新犹太人’时,‘华裔美国人’真正的意义到底如何?我的角色便是‘犹太人’。在某些方面我想我跨越了那条界线,但并不是说每个华裔美国人在那种情况下都必然是犹太人,而是以某种方式去看跨越了那条界线发生些什么事、去思考那条界线、去思考族裔、去思考其他民族有可能成为犹太人此一事实、去思考华裔美国人在何种情况下该成为犹太人。”(单德兴,2001:157)
  梦娜在追寻自己身份的过程中,在各种身份之间自由变换,从认同自己为华人转变为自由的美国人,而后转变为犹太人,最后再从犹太人转变到犹太教华裔美国人,从而最终找到了自己的身份:既不是华人,又不是犹太人,而是犹太教华裔美国人。
  通过《梦娜在希望之乡》中华裔少女梦娜身份的不断变化,任碧莲以文化多样化对抗主流文化塑造的华裔身份刻板化和固定化,用角色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梦娜身份建构的过程,体现了在离散语境下族裔身份的流动性和混杂性。
  
  参考文献:
  [1]Gish Jen.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New York:Alfred A.Knof,1996.
  [2]黄秀玲,任碧莲.《梦娜在应许之地》中的阶级、文化创造的亚美、犹太传统.林正义主编.欧美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2002.
  [3]李文彬在“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单德兴、何文敬主编.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
  [4]单德兴.创造自我/族裔:任璧莲访谈录.王德威主编.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批评家访谈录.台北:麦田出版,2001.
  [5]童明.飞散.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