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秀华

  摘 要: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式理论是英语阅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图式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掌握语言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更有效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启示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到来,英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关键。一些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如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词汇和语法的单项教学与操练等,淡化了阅读技能的传授,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咬文嚼字,无法将文章前后内容或细节融会贯通,无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态度,最终导致阅读障碍。本文将通过具体阐述阅读理解过程、图式理论及其关系,揭示阅读理解的规律,并论述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二、理论
  1.阅读理解过程
  传统的阅读理论把阅读过程看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这种模式把读者看为由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组成的解码者;现代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视为自上而下的模式。阅读理解过程被看做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构建文本意义。读者的这种心理构建过程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提供的新信息;二是读者已经具有的相关知识、情感和观念。读者带着这些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文本,并赋予文字以意义。由于读者已有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2.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理论,就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认知框架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图式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结构图式,也可称为形式图式(fromal schema),它是指读者对有关文本各种修辞结构的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作者用不同的修辞结构组织文本中的内容和各类概念,使之相互作用,从而把文本中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这样,不同的文体就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图式。第二是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是指读者对于“有关文本内容的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这种背景知识主要包括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民俗等,还包括将来可能成为文本内容的百科知识。读者阅读文章的过程也是运用自己已有的各方面知识的过程,读者的知识越丰富,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的程度就越深,也越能满足文章对读者的要求。第三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是指读者对构成文本的语言本身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文章是由最小的语义单位――词汇构成的,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一步构成句子,句子按照表意的需要,进一步形成更高一级的表意单位――段落,不同的段落根据文章作者表达的需要最终形成文章。对一种语言的掌握熟练程度越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越强,阅读文章的水平就越高。
  3.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过程
  在三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没有掌握相应的语言图式,读者就不能识别文章中词汇、短语和句子,也就不能理解文章含义。文章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决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第一,它起着预期作用:它可以帮助读者考虑语境、排除歧义、对上下文进行预测,为准确地解释篇章内容提供参照和向导。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在读者头脑中的知识图式的预期下,篇章中的内容与读者原有的图式知识交会融合,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一个个被激活,构成新的、更具体的图式,从而完成理解过程。第二,它起着帮助选择的作用:读者在理解时,对所输入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有所选择。他们常常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是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之储存在记忆里。第三,图式对记忆还有着组织作用,理解与记忆密切联系。一般说来,理解的东西,容易记住,并能长久地保持。人们在理解时,总是试图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释,如果读者头脑中所具有的图式较丰富,将有利于读者理解、组织新的图式,从而有利于读者保持记忆。
  三、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体验其大脑中的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这就是有的学者提倡的“过程教学”(teaching reading as process),下面论述阅读教学三阶段的具体活动。
  1.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在阅读教学中,读前活动经常被忽略,我认为读前活动是阅读的必要准备。根据图式理论,图式决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但是有的文章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相应图式,或者是学生根本就不具备适当的图式,这时教师应通过读前活动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图式或者构建相关的图式。如下面几种简单有效的读前活动:(1)提问;(2)集体自由讨论;(3)讲授;(4)读前测试;(5)读前讨论。
  2.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
  在读前活动中,学生的图式得到了激活或者扩展,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推断能力和猜测能力。
  (1)培养预测能力。图式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会运用其已激活的相关图式来对文章不断地进行预测。这说明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读者不仅仅是文本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让他们切身体验图式是如何起到预测作用的。虽然读者不能预测到每个细节,而且有时预测与文本不一致,但是读者通常能预测出下文可能的情况,这种预测会指引读者在下文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摆脱那些起干扰作用的细节,从而减少理解所需的认知资源,加快阅读速度。
  (2)培养推断能力。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细节。通常作者会认为读者具备某些知识,因此有许多细节就未写入文章,留给读者去处理。读者要充分理解文章,就要学会利用大脑中的图式进行推断,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让他们推断文字中的隐含之意。
  (3)培养猜测能力。有限的词汇知识是阅读的一大障碍。碰到生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比如该词前后出现过的同义词或反义词、例证、同位语)和构词法猜测词义。从图式理论来讲,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其所具备的知识猜测词义。
  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
  由图式理论可推知:学生大脑中图式越丰富,学生作出预测的能力就越强,对文本信息的吸收和同化速度就越快。因此,有必要开展读后活动来巩固和扩充学生的图式;学生在读前和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详细阐述,以加强对主题的理解,有些概念需要提炼和内化。比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做法:(1)列提纲(outlining)(2)缩写(summarizing)(3)分析文章结构(text structure analysis)。此外,读后讨论也是解决余留问题、加深理解主题的好方法,讨论还能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的兴趣,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内容图式;读后传统的词汇练习也是必要的,因为对于处于中级水平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扩充“语言图式”尤其重要,还可用阅读选择题、正误判断题来检测学生理解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把“从下至上”和“从上至下”两种阅读模式结合起来,全面解释了阅读过程。图式理论对改进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理论本身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入图式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Conley,M.W.Content Reading Instruction:A Communicative Approach[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2.6.
  [2]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3rd 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3):183,176-17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阅读因素分析――一份实验报告[J].外语界,1986.
  [5]罗蓉.图式理论和英语阅读理解[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6]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