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三部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磊
摘 要: 义务教育择校后,农村初中大多数优等生外流,留下的大多是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特别是全面实施新课程后,学生之间的学业差异更大,学困生也越来越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刻不容缓。作者就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 农村数学学困生 表现 原因 策略
义务教育择校后,农村初中大多数优等生外流,留下的大多是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外加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少家长都外出打工,将学生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留守学生很多,他们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上的变化,茫然不知所措。特别是全面实施新课程后,学生之间的学业差异更大,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加剧,产生了大量的数学“学困生”,而这部分学生已成为农村初中学生的主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刻不容缓。学困生有哪些表现?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这种现实,适应这种状况。下面我结合数学教学工作对学困生作以三方面浅谈。
1.观察学困生的表现
1.1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学困生不能用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易混淆。
1.2缺乏主动性。
学困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漠不关心,若无其事,对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不会主动去探索,练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难不究,抄袭了事。
1.3有意注意意识淡薄。
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保持在15分钟左右,此时正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因此,每节课上完学困生都感到“困”。
2.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
初中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1缺乏学习动机。
初中数学的学困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缺乏求知欲,甚至有些人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无心读书,学习动机较弱,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差。
2.2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
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对公式、定理、法则都是通过机械记忆背下来的,而初中阶段理解知识则更为重要。应让学生学会正迁移,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2.3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
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一节课讲完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所差异。老师在问:今天知识都懂了没?有些学生就开始浑水摸鱼,自欺欺人,说自己会了。而学困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不敢问老师,也不去向同学请教,怕别人认为自己笨,日积月累,造成学习数学困难。我曾说:“小问题一旦解决了就没问题,而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那就成问题了。”所以学困生一定要有信心,鼓起勇气,相信自己能行。
3.探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3.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1.1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课堂中的有些知识,我们可以采取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等方法记忆某些公式、定理、性质等。例如:学习正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时,我们可借助于一个字“八”让学生去联想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再如:解决有关平行线问题时,多数学生要用到相似三角形,可总结出找字母“A”或字母“X”。运用三角形判定方法时,可用如下歌诀:“证等积,化比例,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不要急,等线等比来代替。”在教学中能运用如此方法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巧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往往需要将问题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的兴趣。
3.2对学困生多一份关爱,增强他们的信心。
3.2.1对学困生多用激励性语言,耐心、细心指导。
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的心态,学习上缺乏自信。学困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要全盘否定,而应挖掘正确的一面进行肯定,激励并启发他去修正错误;当学困生灰心失意时,要从思想上予以疏导。
3.2.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困生感情之间的交流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合作关系,从内心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热情辅导,服务于学生。
3.3在班集体建立一支小老师团队,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由于班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我在班集体中建立一支小老师团队,根据学困生的知识程度,由这个小老师团队分工,哪个小老师的哪块知识点吃得透,掌握得好,相对应的学困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薄弱情况,去向小老师请教,共同合作、探讨。
3.4培养生勤反思的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练习、测验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勤“改错”的习惯,在改错中反思,找出错误的根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我们既不能逃避责任,放任不管,又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只有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真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