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梦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多数院校把重点放在EGP教学而忽视ESP教学的发展。作者结合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理工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并完善ESP教学阶段的管理和规划。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ESP教学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不单是为了了解另一门语言,欣赏另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为了获得一把开启更深更广阔的专业之门的金钥匙,获取更多、更尖端的专业信息,从而在国内乃至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目前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能否满足这一要求呢?现在理工科院校学生把大学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定位在通过各种考试上,考试支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要想真正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激发理工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切实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大学英语在理工科院校的定位和教学目的作为导向,来设置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2.ESP课程设置背景
  对于大多数理工科院校而言,其大学英语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为EGP教学(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也是我们常说的公共英语或普通英语。教学内容以语音、词汇、语法为重点,以学习者通过各种考试和进行日常生活对话为目标,主要目的是通过四级考试。专业阶段为ESP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以提高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为目标。现在许多理工科院校偏重于EGP教学,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唯一目标,对ESP教学较为忽视,甚至完全忽视。但在教学实践上,一些学生在大一、大二就通过了四级考试,导致ESP教学阶段不比EGP教学阶段短,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产生了厌学等现实问题。ESP教学应该说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是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大变革方向。
  3.ESP教学的优势
  ESP课程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包括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公务员英语,等等。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ESP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以便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或者是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其二,实用性强。与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相对应,ESP课程是基础阶段课程的延伸,在内容上与非英语的专业挂钩,以满足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实行ESP教学在理工科院校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ESP教学则是从单纯的、孤立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语言与内容融合学习”(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Learning),将学生欲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使用英语来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是交际功能语法教学的延伸。尽快让学生接触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英语,尽早建立起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体系,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开展包括“国际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国际营销英语”、“电子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新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缩短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适应期。这种强烈的实用性,应该说与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不谋而合,这就使得大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足,能较好地缓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觉得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一味追求过级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乐趣的尴尬局面。
  ESP教学同时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延伸。在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后,过了四、六级的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用英语从事外贸、金融、法律等行业时未必会游刃有余,ESP旨在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在EGP阶段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之上,通过ESP阶段的教学,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
  4.ESP教学存在的问题
  4.1ESP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国内ESP教师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并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他们英语语言功底扎实,听力、口语俱佳,但是对理工科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了解,平时只是在教学中更多地采取“词汇+阅读”的方法;另一类是某专业中的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讲授ESP的多数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仅把ESP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并未深入到ESP的语言特点和交际技巧中,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ESP课程的教学不管对专业教师,还是对基础英语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自身专业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不是一劳永逸的,而要活到老学到老。同时,英语教师也应把从事ESP教学看成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4.2没有统一的ESP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ESP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许多高校都未设置专业英语教研室,很少或从未组织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更无从谈起教学观摩和评估。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估机制,但是ESP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不能用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来衡量,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机制。日前,由于没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就没有压力,因而在ESP阶段的教学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全面贯彻《大纲》,促进基础阶段后ESP教学的全面开展,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4.3没有建立合理的ESP课程与配套教材
  目前许多高校在ESP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各高校在ESP教材的选取上比较随意,有原版引进的,也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这种情况导致在ESP的课堂教学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许多学生反映教材晦涩难懂,没有趣味。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应以ESP教学开展良好,现有ESP教材反响不错的院校为核心,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ESP教师编写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ESP教材,并向全国推广,稳步提高全国的ESP教学水平。
  5.结语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得单纯的大学英语基础教育不再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高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ESP教学应该说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大变革方向。因此,理工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并完善ESP教学阶段的管理和规划,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3]邓俊.高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7.
  [4]谷志忠.高校ESP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5]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外语电化教学,2010,9.
  [6]刘慧莉.试谈ESP的课程设计问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