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迎年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精神世界就会狭窄和贫乏。可见,阅读教学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阅读教学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我通过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寻求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教学策略,增强了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泛读教学是中职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生活的必需,就如生命所必需的空气、阳光、水一样重要;阅读是精神生活,是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基因链”。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学习,其落脚点就在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挖掘。
  曾有不少学生诉苦:为什么要学那么多鲁迅的作品?学生为什么怕学鲁迅的作品?是作品过时了?是文字艰涩,还是有代沟?鲁迅向来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的作品生动、优美、犀利、隽永,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学生为什么怕学?我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鲁迅及其所处的时代不了解,时过境迁,导致产生隔膜,不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甚至误解误读。周作人曾说,许多人只看到鲁迅横眉冷对的一面。其实,他就像盾牌的两面,一面青面獠牙,一面如天鹅绒般柔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琐忆》等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天鹅绒般柔软的这一面,他的情感是多样的,他的恨源于爱。学生缺少泛读训练,缺少阅读指导,正是问题所在。
  泛读不仅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对口头、文字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与大师对话时,总会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次修正。试想,如果学生泛读了如此多的典籍,而不能体会文学的美,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会搜集、整理信息,将不可思议。没有泛读,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无异于空中楼阁。
  二、加强情感体验,深入感知文本,获得自我觉醒
  1.运用人之常情(理)进行还原分析,叩开文本理解的大门。
  孙绍振先生认为,还原“就是根据把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从中发现矛盾,有了矛盾,便可以分析了。典型的例子是“二月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刀”?
  教师还可以运用人之常情(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形象或心态。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通过常人难以理解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想法,烛照出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阔大的济世情怀。
  再如《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就这一句,有一位老师曾设计了一个问题:“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为何作者“弗之怠”?这是否存在着矛盾?的确,“天大寒”,应该休息才对,休息一下,这也合乎情理。然而这句话点出了作者家贫与嗜学的矛盾。因为家贫,所以“无从致书以观”;因为家贫,所以“假借与藏书之家”;因为所借之书要“计日以还”,即使“天大寒,砚坚冰,手指不可屈伸”时,“余”“手自笔录”“弗之怠”。可见其好学嗜学的程度。此处似乎是矛盾的描写,更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读书的勤奋。
  有些老师不注重文本结构和语言的仔细分析讲解,放羊式地让学生阅读理解,美其名曰“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看过一节《雷雨》教学实录,老师让学生编排舞台剧,课堂上表演。设想本身很好,但是老师缺少对文本中情感方面的深度挖掘,对学生深入体验鲁侍萍和周朴园的心理活动缺少引导。整个过程学生只图表面的热闹,即使“掌声雷动”,也都是无效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犹如挖井找水,找准目标后,要不见泉水不罢休,直到挖掘出其中给人以启迪的智慧之水为止。
  2.教师有效引领,架构好文本与学生情感间的桥梁。
  学生因年龄、阅历关系,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解或不完整的理解。例如《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正当青春年华时失去双腿,他通过地坛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而且敢于在苦难中不吝前行,他的这种感悟是幸福一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但母亲身上那种面对苦难的勇敢、坚强却很能打动、感染我们的学生。这时老师可以适当地追问:“题目为《我与地坛》,作者为什么写了地坛后还要写母亲?母亲与地坛有哪些相似之处?”借由探讨母亲的精神再回过头来探究地坛所呈现的生命本质,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些。可见,老师在文本与学生间“引线”,可以在学生与文本间构建理解的桥梁,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把自己的想法、感触、思考与同学与老师讨论交流,让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这种启发引领依托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思维的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连接点的巧妙把握。为启发而启发,缺乏生活、情感沟通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知所云,让语文课“语”味“情”味无存。因此,教师有效地引领启发,为学生叩开的是文本与学生思维间的一扇窗户,相信真知的光芒会透过窗户将他们引领到作者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殿堂。有了这丝光芒的指引,加上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助推,相信语文课的“语”味“情”味也将会越来越浓烈。
  三、学会转变角色和角色定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师转变角色,以“帮助者”的身份出现,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切入口。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的个性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而不能只求一个统一的答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