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素娟

  摘 要: 词汇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学生的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词汇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同时对词汇教学的方法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学生提高各项英语技能奠定坚实的词汇基础。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现状 教学方法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交流的基础。词汇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交际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Bloom Field说:“不掌握语法,你对英语的学习将无法深入;不掌握词汇,你对英语语言将一无所知。”著名语言学家Rivers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Just和Carpenter认为,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与词汇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语境与技能只能作为词汇的补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中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较高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更高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大纲明确提出:词汇的掌握,特别是积极词汇的掌握,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各校在教学大纲中应有详细的教学安排。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要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水平,就必须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词汇量。但由于英语词汇缺乏系统的规律性,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对他们来说学习词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词汇障碍成为大学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和制约英语学习的瓶颈。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各个高校的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事实上,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并未得到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的重视。大多数教师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要学生课后下工夫背诵记忆就行了。即使有些教师重视词汇教学,也只是简单地沿袭传统意义上的领读单词、解释词义、用法举例、检查督促的方法。总的来说,大多数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是少有作为的。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往往存在以下状况:少数学生因对词汇学习失去信心而处于放任状态,完全放弃了学习词汇。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每天都要花些课外时间背诵单词,但他们在学习词汇时已习惯采用机械记忆方法,只关注词义,很少采用联想记忆方法,即通过词与词、词与语境、词与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来记忆词汇。因此,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常常不能准确而恰当地使用已学过的词汇。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对词汇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研究并改善我国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及词汇学习状况是非常必要,也是亟待解决的。
  三、词汇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中学六年的学习时间,最多掌握两千多单词,而大学英语的基础英语课程通常只开设两年,每周学时一般为四节,按照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学生在原有的词汇量的基础上还要再掌握两千多词汇。由于学生还要学习其他课程,加上各种课外活动及社团活动,花在词汇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词汇知识的讲解,传授给学生一些词汇记忆方法,使学生的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并实施于英语教学中,必将会收到良好效果。
  1.音、形、义、用并举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而词汇则由语音、词形、词义和词性四部分构成。大多数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只记忆单词的汉语意思,对单词的发音、拼写和词性不重视。语言是有声的语言,如果不掌握单词的语音,就既不能听懂,又不能读出,更不能讲英语,直接影响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没有记住单词的拼写,在翻译和写作时就会出现过多的单词拼写错误。单词词性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不记单词的词性和用法,在语言输出时就会出现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影响交际。
  2.利用构词知识
  英语中最常用的构词法有三种:派生法、复合法、转化法。常用的前缀、后缀的掌握对词汇的学习十分有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列举了常用的前缀和后缀,这说明掌握常用词缀对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非常重要。词根是词汇的基本含义,前缀常常改变词汇的意义,如:形容词前加前缀un-,in-,im,ir-,non-,dis-,a(an)-,de-等构成反义词,如,important――unimportant。在名词前加前缀uni-,mono-,di-,bi-,tri-,poly-,multi-,semi-,hemi-,milli-表示数字的变化,如,unicycle,bicycle。在名词前加pre-,post,fore表示时间的变化,如,prehistory,postdate,foretell。后缀既改变词汇的词义,又改变词汇的词类。形容词加-ness,-ity构成名词,如,carelessness。动词后面加后缀-ment,-ation,-ion,-tion名词,如,excitement,action。名词后面加后缀-al和-ous构成形容词,如,national,dangerous。形容词后面加en构成动词,如:darken,soften,stiffen。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构成特点后,即使遇上不认识的词汇也能根据前缀和后缀,准确地把握其词汇意义。很多学生的构词知识薄弱,不善于利用构词知识判断词义。因此,教师在教词汇时应该多向学生灌输构词法知识,让他们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以有效扩大词汇量。
  3.利用语义关系
  在词汇教学中,不仅要给出词汇的中文对等词,讲解词汇的定义或将词汇用于语境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各个单词间的内在语义关系,使学生对词汇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词汇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近形对照关系。英语的同义词特别丰富,这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同义词间的用法差异,才能避免学生使用时出现用词错误。利用反义词讲解词义也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因为表示相互对立概念的词语是经常遇到的。例如,major―minor,temporary―permanent,positive―negative,optimistic―pessimistic,maximum―minimum,ascend―descend,ancestor―descendant等都是一组组的反义词。
  4.近形对照法
  把拼写非常相近的单词归类分组,先查出各单词的含义,找出单词间的差异点,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其拼写差异对照记忆。例如:coast―boast―roast―toast;adapt―adopt―adept;efficient―sufficient―deficient―proficient;efficiency―sufficiency
  ―deficiency―proficiency;assume―consume―presume;assumption―consumption―presumption等。

  5.应用词块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
  由于四、六级考试词汇表的推广和应试教学,大部分学生机械记忆单词,只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说和写出来的句子大部分是按照汉语思维和顺序组合而成的,词汇使用不恰当,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加上汉语母语的干扰,在说和写的过程中,中式英语句子比比皆是。说和写是一个输出过程,如果学生平时没有在脑海里输入存储大量的词汇、句法乃至句子,没有足够数量的知识积累和沉淀就不可能流利地道地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词块教学法的应用,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正确方法,以便学生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
  当代语料研究表明,词的形式和意义密不可分,并且句法和词法具有互选性,主要体现在类连接和搭配这两个方面。基于词汇的这种特性,出现了词块这个概念。词块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或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具有特定语意和结构、并以固定和半固定状态存在的词汇链或意群。它包括多词的搭配、句子框架,甚至还可以扩大到句子甚至语篇。这样的词项和词汇组合大量出现在口头和书面语言材料中,并具有很高的重现率,是流畅连贯的语言交际的构成要素。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首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词块知识,讲解一些词块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词块的定义、分类、作用,为逐步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打下理论基础。其次要指导学生辨认语篇中的词块,理解词块的形式意义,熟悉各种类型的词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立地识别词块。最后要求学生用所给词块进行创造性联系,从而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词块。通过词块训练,学生最大限度地消除母语的影响,避免语域语境使用错误和词汇选择错误,有利于口头和书面语篇的理解和加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因此,建立以词块教学为纽带的词块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四、结语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词汇教学的方法并不仅仅限于以上所列的几种,其他诸如口诀记忆法、故事联想法、谐音记忆法等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若能从语义学、词源学和构词法角度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而且在分散于各课的词汇教学中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卓见成效,最终促进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
  
  参考文献:
  [1]Becker,J.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
  [2]Virginia,F.A.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M].第1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郭颖,毛海燕.英语专业学生词汇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74-175.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汪榕培.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第1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朱纯.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本文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优秀教学团队的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