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小说教学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红芬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小说教学的现状,分析高职小说教学情况不理想的原因,提出发挥小说作品的魅力,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小说作品的兴趣,提高小说教学实效的三大策略:抓住小说作品的特色,灵活教学方法,发动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 小说教学 现状 原因 策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吸引着千万读者,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因此,小说教学也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小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
一、高职小说教学的现状
“优秀的小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使者”。目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小说篇目,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小说作品。然而,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一种情况是高职学生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不感兴趣,压根不喜爱读,课上要么不听要么反应冷淡。例如:在教学《黛玉葬花》一文时,我调查了上百个学生阅读四大古典名著的情况,都读过的只有寥寥数人。很多学生都说没意思,读不下去。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喜欢阅读小说,只是不喜欢课文中的小说作品,宁愿在桌下偷读着其他小说作品,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悬疑小说等读得津津有味。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遭冷遇的原因
1.语文教学在职业学校教学中附属地位的影响。
不少高职语文教师强调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提出高职语文教学不是专业学科教学的附庸,高职语文教学应有其自己的独立性和功能性;高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统一,不可厚此薄彼。但在很多职业学校中语文课是很不受重视的,语文教学只是专业课教学的附庸,语文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如果不是因为语文是统考科目,课时都可能被压缩,一遇上某些专业的实践操作培训,语文这种基础学科就会停上一段时间。学校的这种做法无形中给高职学生一个信息:语文课是不重要的,是可上可不上的。同时,很多家长灌输给高职学生的观念是:专业课要好好上,技术要好好学,今后可以找个好工作。语文课这种基础课就随便听听,能应付每学期的统考就可以了。如此一来,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学好专业技能最重要,语文学习没多大用处,小说作品的学习更不重视。
2.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
当代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借助网络,时尚文化传播很快,很多高职学生对这些时尚文化十分热衷甚至痴迷。网络言情小说、悬疑小说、穿越小说等作品,国内外的影视作品纷至沓来。尤其近来迅速兴起的网络文化更是迅速地占据了高职学生的阅读空间。这些时尚文化、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低俗作品,以强烈感官效果刺激着高职学生的神经,以离奇的情节内容满足着高职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从而影响着大量高职生的阅读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这些作品内容弱化了高职学生的鉴赏能力,淡化了高职学生的文化认知理念,泛化了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使高职学生在文学阅读方面变得浅薄、浮躁和庸俗。很多高职学生认为,选入课文中的经典小说作品太“严肃”、太“无趣”,无法理解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即使作品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偶尔吸引住学生的眼睛,也会因为不能深入理解或不合自己喜好而置之不理。
3.小说教学方法的影响。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两种教学方法大大影响了广大高职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一种是程式化的小说教学方式。有的教师把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人物性格、情节构成、社会环境、艺术特色等板块罗列出来,平均用力地讲给学生,又罗列出板书让学生抄记。这样,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学生当然觉得小说乏味,不喜欢了。还有的语文教师把主题当做教学重点内容来设计,套路化地对所有小说都进行所谓的“主题―人物―环境”模式的教学,千篇一律,抹杀了不同小说作品的特色,学生从中看不到小说经典在何处,自然也找不到乐趣。另一种是故弄玄虚式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一味地在课堂设计上故弄玄虚:或者生硬地以今训古,或者随意进行新解、异解,或者任意肢解重组作品,或者简单地将文学作品还原为生活的真实展开教学。如有老师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要求学生想象:自己穿越去了战国时期会怎么办?这样的小说教学根本无法引导学生透过作品认识当时的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性。小说教学课堂上无意义的发问,自然让高职学生觉得小说阅读没意思,学习也因无收获而厌弃了。
三、高职小说教学的策略
高职语文教师要想改变小说教学的不良现状,在社会文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企图改变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一味对时尚文化、网络文化口诛笔伐是毫无用处的,还不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小说作品本身的魅力,发挥小说教学的功能,来激发高职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小说的热情,从而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抓住小说三要素,突出小说作品特色。
一般来说,我们主要从小说的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去鉴赏评析小说作品,这种鉴赏方式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一种方式。但每个作者、每部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对小说三要素面面俱到,抹杀每一篇小说中独特的“个性”。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该篇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典型特别?还是写法上有创新?语言上有特色?从哪个角度入手最好突破?例如:任何一个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总是根据自身的兴趣去品味作品相关方面的内容,而读小说,更多的是对人物际遇的关注,由人物形象的鉴赏进一步去认识与理解社会环境等相关的要素,这是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深入地分析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刻的认知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兴替。
2.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篇小说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语文教师可灵活运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如: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扮演小说中某个角色,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和体会小说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变化。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和秦王的几次斗争极为精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仔细揣摩双方的心理变化,对把握人物形象很有帮助。又如:改变情节法。情节是小说的基础。有些小说以情节取胜。课文《项链》就是一篇典型之作。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改变小说情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如,在玛蒂尔德丢失项链那处设计的问题: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会怎样?通过改变情节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这篇小说的主题。再如:影视赏析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播放一些与小说相关的影视,来加深学生对小说作品内容的印象。我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课文分析结束后,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对林冲这个人的形象认识更加具体。
3.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很多高职学生学习懈怠,语文学习很不主动,课堂上教师讲什么他就听什么,懒得动脑筋,学习比较被动。然而,任何一种教学都不应该是单向的,也不应该是被动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小说教学要注意学生最初的情感体验、感受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师在讲解小说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读,用自己的方法去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对小说的最初的情感体验。小说中的人物解析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师要充分创设宽松和谐、平等互动、对话式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阅读实践与表达自我。但是要注意:要避免出现教学无序、无目标,放任自流的现象。语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红.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0,(12).
[2]祝伟清.构建新型的高中小说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08,(03).
[3]胡礼仁.小说教学创新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0,(10).
[4]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