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撷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相飞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中,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责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会学习。
一、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师要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感受课堂生活的快乐。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运用现代媒体导入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代替单纯的说教与复述,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
,
2 设定问题情境导入
比如,在教学中讲到汪伪政权的时候,汪精卫提出一个“曲线救国”的论点,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辨别,汪精卫到底是一个卖国贼,还是一个救国者,这样,就能让学生自主的思考,并不断的积累学习历史的方法,进而学会学习。
3 运用学科联系导入
历史包罗万象,特别与文科的联系更紧密,这样,在文学典故或古书中,有利于教学的材料要拿来帮助教学,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如“投鞭断流”“朝秦暮楚”等成语生动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中的故事。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的习惯。教师通常可通过以下措施落实:
1 引导学生作旁批
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或有关资料时,作出旁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样,学生就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了。教师要不定期检查学生是否在书本上做好笔记,是否上课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有无自己整理出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等。
2 引导学生设疑问
一章节内容上完后。学生提出不清楚的或自己有独特想法的问题2~3个,当作弹性作业来布置,强调自行提出或合作提出,严禁抄袭。教师做到及时反馈与激励,从而激活学生质疑的热情与持久的动力。
3 引导学生搞辩论
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小组之间展开辩论,并当场予以点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与成功欲。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重视学生的质疑行为,能较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为历史课堂的有效展开做准备。
三、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一节课的质量如何,还是要靠学生,看他们是否参与、如何参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班级里,尽量做到平等、民主。相信学生能做得好,并给予理解及鼓励,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善于运用表扬、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诱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的不到位、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学生把话说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对已有的教材做一些调整,让历史与现实更接近,如在讲授“活字印刷”这一节时,让学生从手边的书本说起,再回忆十几年前的油墨印刷,这样,不断地向前推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的回忆从古至今的印刷演变进程。这样,学生基本上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没有负担。
3 要引导学生相互合作
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还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历史知识中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体会学习合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团结―致才能战胜―切。作为集体的成员应该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全力以赴,毫无保留。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互相合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的工作永远是个动态的存在,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高效的课堂,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历史老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省灌南县张店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3984.htm